建設者圓夢 攜家屬駛進超級工程
【大公報訊】記者黃寶儀、帥誠中山報道:6月30日中午,8輛建設者專車,接載近400名建設者代表及家屬,從中山翠亨東站出發,在通車前「嘗鮮」體驗深中通道。和家人一起「駛」上自己親自參與建設的偉大工程,見證中國橋樑建設發展騰飛的歷史性時刻,建設者們倍感驕傲和自豪,「這當中體現了中國速度、中國智慧、中國實力!」
看着眼前蜿蜒於海面的深中通道,建設者們百般滋味在心頭。「我建設,我自豪!」站在深中大橋上,作為深中通道建設者的王維俊夫婦心情十分激動,久久未能平息。2019年大學畢業後便投身於深中通道海上架樑工程建設的宋彥輝,同樣難掩興奮之情,「這是我人生中參與的第一個項目,它對我來說意義非凡。這座橋不僅連接着深圳和中山,更是一座引領我走向未來的橋樑。」
橋上拍「全家福」 儀式感滿滿
「女兒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經常問我什麼時候能回家陪她,我說我正在建設深中通道,等建完了一定好好陪她。」這句話,2011年就投身深中通道前期工作的席俊傑一說就是12年,如今女兒已經長成了大姑娘。「這次帶她來我工作的地方,讓她親眼看看這座世紀工程,特別有意義。」記者發現,此次建設者專列上,有不少深中通道建設者的家屬都是首次上橋,趁着通車前夕在橋上拍上一張難忘的「全家福」,成了大家不約而同的選擇,儀式感滿滿。
對於建設者來說,深中通道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回想起它成長的日夜,站在西人工島上遠眺海面的黃清飛感慨萬分。作為2016年4月進駐工程的中交公規院深中通道勘察設計(A合同段)隧道專業負責人,黃清飛至今記得隧道沉管的前期方案論證時的場景。作為世界首例橋─島─隧─水下互通四位一體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寬度增加1/3,頂板受力將增加約70%,因此港珠澳大橋隧道採用的鋼筋混凝土沉管結構不再適用。黃清飛說,當時對沉管隧道的結構選型等論證中,很多專家都提出過比較強烈的質疑。
值得慶幸的是,「專家的質疑,包括他們提出來的風險點,我們後續都通過技術手段進行了論證、解決。」黃清飛告訴記者,深中通道沉管段是在世界範圍內首次大規模採用鋼殼混凝土結構,於內地則是全新的結構和技術。「這是非常好的結構方式,在深中通道成功應用後,可以應用到整個土木工程領域。」
攻堅克難 締造毫米級沉管對接
全程參與深中通道「隧、島、橋」建設的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項目(S09標)常務副總工程師寧進進,帶領團隊讓萬噸沉管毫米級完成「深海之吻」,創下連續7節沉管毫米級高精度對接安裝的世界紀錄。「整個過程中是很煎熬的。」寧進進已經記不清自己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不休的夜晚,但他清楚記得,最後一節沉管安裝完成後,伴着海浪撞擊船體發出的聲音,那晚他踏實地睡了個好覺。看着車輛暢通行駛的深中通道,寧進進說自己作為一名中國工程師感到很驕傲,「因為我們用中國工程師的智慧,快速建設了一個通道,來促進當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