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陶匡淳:努力可實現「1+1=3」效果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蔡競文)香港喜迎回歸祖國27周年紀念日,畢馬威亞太區及中國主席陶匡淳認為,在「一國兩制」下,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有優勢巨大,國家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為香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間和機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極佳切入點。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實施5周年,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在飛速成長。
港擁雙向平台角色優勢
他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擁有「一國、兩制、三法域」的獨特背景。中央及香港特區政府一直以來重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大灣區內的人才流動,同時協助大灣區內地城市開拓國際市場,充分發揮香港「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平台角色。未來,如何利用好香港在這些方面的優勢,香港仍然有諸多可以發揮之處,要因應時代發展進行升級轉型,亦是融入大灣區發展,把握機遇的一部分。
在引進來方面,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具有獨特的優勢和豐富的經驗,在國家改革開放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香港的金融監管體系及商業基礎設施成熟,營商環境公平公正,企業和個人稅制簡單透明,這些都為內地企業提供了良好的投資環境。此外,香港的自由港政策和低稅率政策進一步增強了其吸引力,使得香港成為區域和全球資金的停留地和中轉站。
在走出去方面,香港憑藉其背靠內地的獨有優勢,向來是通往內地的橋樑和特有管道。通過幫助內地企業來港上市集資,香港不僅可以發揮自身國際金融中心和高端服務能力的優勢,還能促進其他產業的合作,實現「1+1=3」的效果。此外,香港還積極融入大灣區發展,推動與其他城市的緊密合作,招攬更多優質企業來港。
陶匡淳續指出,香港於國家近年「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擔當重要的雙重角色,一方面是國內大循環的「參與者」,另一方面是國際大循環的「促成者」,憑藉獨有優勢融入大局,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發揮好在國際國內雙循環中的樞紐作用,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為社會及經濟注入了新動力。
助建具競爭力營商環境
陶匡淳提到,現時畢馬威的辦事處分布在內地31個城市,有超過1.4萬名員工。在大灣區當中,畢馬威在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澳門和香港6個城市設有8個辦公室。畢馬威在粵港澳大灣區7個城市及地區擔任全球招商合夥人,利用全球網絡和資源助力政府招商引資,發揮國際專業服務機構的最大效能,助力各地政府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營商環境,講好大灣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