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日常/「讀書萬卷始通神」\米 哈

  創作力,是先天,還是後天的呢?

  有人相信,創作是一種天賦,只有天才,方可以創造驚世駭俗的作品,又有人相信,學習是人的最大本能,只要有毅力與訓練,終可以創造出教人讚嘆的藝術。又說,哪怕是天才級的人物,也重視毅力。

  劉禹錫寫道:「童心便有愛書癖,手指今餘把筆痕。」蘇軾亦寫:「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陸游又說:「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杜甫更直截了當地說出了毅力與創作的關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毅力,固然重要,其好處之多,也不用我多談,我反而想說:我們應該如何善用毅力。

  自古以來,人們重視毅力,更是迷信了毅力,以為只要人有意志,就有源源不絕的毅力。然而,不少心理學與腦神經學的研究都指出,毅力是有限額的,我們不應過分依賴毅力,以免將其消耗在非重要的事情之上。

  以讀書為例,「讀書破萬卷」是重要,但當遇上一本讀不明白的書,我們應否以毅力將它讀完讀懂,之後才去讀其他書呢?

  這時候,我又會想到蒙田的語錄,他說:「讀書卡關時,我不會咬牙苦撐。只要再翻開一兩次還是讀不下去,我就會放棄。非要坐下來把書讀完,就是在浪費時間和精力。只有順利踏出第一步,腦袋才能靈活運轉,第一次讀不懂,再撐下去也不會想得透徹。」

  換言之,我們要有「讀書破萬卷」的毅力,卻非「必讀一本書」的執著。毅力之用得其所,在於將毅力置於遠大的目標,而非執著肚臍眼上的小任務。讀書如是,面對生活大大小小的事情如是。

  最後,若然你自命是一個滿有毅力的人,那請留意以下來自叔本華的提醒。固執的他,曾經寫道:「不該把意志力用在抵抗新知識,那叫做固執。」

  話說回來,請不要再問我相信天才論,還是毅力論。作為沒有天賦的創作人,我也只能盼望自己有「下筆如有神」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