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之路 三重「保險」
700萬條數據 把握氣象規律
為迎接嫦娥六號平安歸來,氣象保障團隊早在去年7月就在阿木古郎草原部署了氣象數據庫,匯總整理了近10年700多萬條氣象數據,以把握着陸場附近的氣象規律。
小型光學設備 提高搜索效率
為提高搜索效率,此次回收任務在四子王旗着陸場瞄準點周圍,部署了由小型光學設備組成的測量陣,還在天空部署了長航時固定翼無人機。
布控在落點附近的「回收五號」能夠捕獲返回器低空高清影像。在外圍遙控這套設備的落點景象測量分隊廖航說:「與傳統光學測控設備不同,『回收五號』的優勢是低空、高清、安全。這是我們首次參加嫦娥探月工程。」
搜救直升機上,年輕的光學吊艙操作手徐雁鵬謹慎操作吊艙遙感:「在嫦娥六號任務中,我們新配備了定向平板、前艙引導系統等設備,並開通了3種圖像源,使目標搜索更加得心應手。」
「打水漂」減速 光學捕獲 雷達測控
沿用嫦娥五號「打水漂」式的返回方式,嫦娥六號返回器依舊採用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第一次高速進入大氣層,調整姿態借助大氣層提供的升力躍出,第二次進入大氣層時,速度、熱量逐漸降低,直至返回地面。這意味着,嫦娥六號返回器需要經歷兩次黑障區,這也是她必須面對的難關。
為確保嫦娥六號穿越黑障過程中光學捕獲準確、跟蹤穩定、圖像清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敦煌測控區對捕獲跟蹤、變倍調焦等不斷進行強化訓練。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錫拉木倫廟附近,「回收二號」雷達測控分隊所有設備也投入緊張工作。 ◆綜合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凝哲及新華社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