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見錄/父親節為何沒有存在感\胡一峰

  今年的父親節過完了,和往常一樣。「父親節為什麼沒有存在感」上了熱搜,其實,這個話題已被討論過多次。連續幾年,父親節的存在感竟然來自於它沒有存在感。這種待遇大概是其他「節」沒有的吧。

  對此最感不滿的,不是「父親」而是商家,至少我作為父親,並沒有因為這個所謂「我的節日」沒有存在感而難過。商家哀嘆父親節沒有存在感,主要因為難以藉此掀起購物熱潮。當過兒女的人都知道,給父親選禮物是天下最難的事。我記得二○二三年天貓「雙十一」購物節男性消費力首次超過寵物狗,成為大新聞。而排在男性消費品前三的是公路自行車、電競產品和衝鋒衣,如果拿這幾樣作禮物的話,中老年父親所需無多,年輕父親的子女絕大多數還沒有購買能力。

  父親節沒有存在感和缺少文化基礎有關。既稱為節,離不開情感和儀式以及由此二者綜合成的文化。父親節作為舶來品,缺少如傳統節日那般深厚的文化積澱,也沒有長期傳承的儀式節目。而且,中國文化裏的「父親」從來都是負重者形象,以沉穩、含蓄、威嚴為特徵。傳統社會父權深重,《紅樓夢》裏賈政只要一出場,寶玉哪怕正在和姑娘們熱鬧過節,氣氛也立馬降到冰點。現代社會父親的權威少了很多,不過,看看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羅中立的油畫《父親》,便知「父親」威嚴消散,負重依然。曾經很火的春晚歌曲《常回家看看》源於詞作者對父親的懷念,其中唱到「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父親扮演的角色是事業導師。這樣的「父親」不會熱衷於過什麼「節」,硬塞給他一個「節」,也熱鬧不到哪兒去。

  「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朱自清先生《背影》中的這句話,是中國式父愛的最佳描寫。因此,對於父親,至少中國父親而言,最好的位置是在背影裏,而不是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