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藝術空間到藝術經濟

◆Mr Doodle (塗鴉先生) 澳門首展登陸新濠天地。
◆Mr Doodle (塗鴉先生) 澳門首展登陸新濠天地。

◆趙無極《1985年6月至10月》長達十米。香港中通社圖片
◆趙無極《1985年6月至10月》長達十米。香港中通社圖片

  分享會《超越藝術空間》介紹在傳統的「藝術空間」概念之外,澳門湧現出的多元化藝術空間。一眾分享者包括:一白藝術有限公司行政總監鄭裕澄,新濠博亞娛樂盛事策劃及推廣部副總裁張燕林,氹仔城區有限公司常務董事陳詠璇,藝術管理專員林敏珊,資深策展人及品牌設計師陳慶生,分別介紹了從商業畫廊和綜合度假村的藝術展覽,到氹仔城區的藝文活化,新的風潮推行關於創造力表達和體驗的探索。

  張燕林以近年來酒店對藝術空間的探索為例,分享了關於藝術空間的經驗。她表示,以知名藝術家的作品吸引遊客的注意,打造藝術空間讓觀眾更容易接受作品,除大型藝術裝置外,他們也尋找不同方式,讓旅客增加接觸藝術文化的機會,以激起他們的興趣。最後,旅客更可購入感興趣的藝術品,即使離開了度假村,也能感受到藝術在「燈火闌珊處」陪伴自己。

  陳詠璇則分享了為社區打造藝術空間的經驗,社區可供利用的空間尺寸不大,但他們通過書畫、電影院、圖書館等多種形式的嘗試,令藝術融入社區,留住居民的腳步。對此,藝術管理專員林敏珊表示,「不要在乎空間本身的性質和定位」,畫廊與社區有不同的目標,而本地居民往往不會特意進入一個展覽。在公共空間辦展,熟悉的環境反而更令這些觀眾舒服。

  鄭裕澄表示,「藝術是認識生活的一部分。」「其實一切都觀乎memory(記憶),人們會不會記住你的空間,你的藝術。」她更直言,「如果一件藝術品不被人知道,它的價值就是零。」而在記憶之後,如何從藝術空間轉化出收益?鄭裕澄又與講者進行了深入探討。

  陳慶生以趙無極的著名油畫作品《1985年6月至10月》舉例,這是趙無極應國際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I. M. Pei)邀請,為當時新加坡萊佛士城(Raffles City)特別創作的平生尺幅最大油畫,該作在1986年萊佛士城開幕時正式登場,此後一直公開展出,成為獅城建築風景線上最璀璨的冠冕,直至2005年萊佛士城大規模翻修重建,同年該作於香港佳士得拍賣以1,804萬港元成交,後又多次刷新個人紀錄,2018年在香港蘇富比拍出5.1億港元。趙無極這幅油畫的巨大收藏價值,與萊佛士城酒店是相互成就的,酒店不僅提供了大型畫作的收藏和展示場地,亦讓作品獲得持續的曝光。因此,陳慶生提出,本地空間持份者應積極展示本地藝術家和高質量的藝術品,管理層亦需要認識到藝術的價值,最後,培養觀眾的收藏意願,讓觀眾了解到人人都能做藝術收藏。

  張燕林則分享了自家公司對澳門藝術人才的支持政策,她表示,以往澳門從內地引進表演節目,都要配備內地原班團隊,有時多達上百人,令他們感嘆內地表演運作的成熟。於是2020年起,公司協議在引進表演時,要讓澳門本地人才優先加入節目團隊,令一眾學生和從業者們親身參與行業之中,「這是產業落地的最快方式,讓本地人才更容易搭上他們的理想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