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嶼生態走廊平衡發展與保育

◆發展局早前建議圍繞大嶼山的長沙、水口、石壁及貝澳發展「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 資料圖片
◆發展局早前建議圍繞大嶼山的長沙、水口、石壁及貝澳發展「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 資料圖片

  向海內外國家公園偷師 胡國源冀善用地區特色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早前建議圍繞大嶼山的長沙、水口、石壁及貝澳發展「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以提升南大嶼海岸一帶的生態康樂潛力,並交由土木工程拓展署可持續大嶼辦事處就生態、環境及交通等影響作詳細技術評估。可持續大嶼辦事處處長胡國源昨日表示,辦事處人員曾到訪北京、日本及澳洲等多個海內外地方的國家公園偷師,例如參考北京長城國家公園的做法,提出在長沙沙灘近山坡的位置引入登山吊椅、索道、繩索歷奇等設施;石壁則參考日本瀨戶內海國立公園,擬在水塘旁邊草地擺放藝術裝置,期望善用地區特色,打造以自然生態為本的休閒康樂及教育,會盡量減少砍伐樹木,以平衡發展與保育。 ◆香港文匯報記者 費小燁

  可持續大嶼辦事處於2020年按《可持續大嶼藍圖》中的「北發展、南保育」總體規劃原則,制定《大嶼山保育及康樂總綱圖》,當中提出構建「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辦事處其後進行兩項研究,探討及提出可善用大嶼山的長沙、水口、石壁和貝澳四個區域的天然和歷史文化資源作生態旅遊及可持續康樂用途。

  參考北京引入登山吊椅索道

  胡國源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長沙較適合家庭及不同年齡層的訪客到訪,因此建議以康樂樞紐為定位,在該處建訪客中心,提供南大嶼旅遊資訊,同時設餐飲和零售等設施。

  他指出,有關建議參考了北京長城國家公園的做法,提出在長沙沙灘近山坡的位置引入登山吊椅、索道、繩索歷奇等設施;上長沙會提供滑水、風帆、獨木舟等水上活動,下長沙則設親子遊樂場。

  石壁水塘擬建露天博物館

  至於擁有較豐富文化歷史的石壁會發展成較靜態的休閒康樂地方,發展局計劃興建歷史文物徑,沿石壁水塘興建露天博物館,並善用創新科技,透過虛擬實景技術,將舊有的石壁鄉呈現在遊客眼前,同時建議在水塘堤壩加建行人路。胡國源表示,參考了連接日本大阪府及十個縣的日本瀨戶內海國立公園,建議在水塘旁邊草地擺放藝術裝置。

  他表示,由於水口及貝澳生態價值高,濕地、河溪及林地等有逾500個動植物品種,生物多樣性相當高,部分具重要保育價值,因此建議在水口興建教育中心推動保育工作,並會在水口沙坪邊陲地帶加建板道。貝澳的發展則會參考澳洲菲利普島自然公園的做法,增設樹頂步道,並會在設計時避開生態價值最高的地帶,沿途會提供自然生態保育資訊。

  籲遊人掘蜆「摸大放小」

  對於有環保團體指出,水口是瀕臨物種馬蹄蟹的繁殖地,亦是候鳥的中途補給站,胡國源指,會嘗試在特定時間以圍欄分隔開某些生物聚居的位置,勸喻遊客不要進入。他表示,可持續大嶼辦事處一直有與環團合作,在水口沙坪進行宣傳教育工作,「例如掘蜆是可以的,但會勸喻遊客只摸大蜆,讓細小的蜆留在原地,摸蜆人數已有下降趨勢。」

  他強調,發展「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時會盡量減少砍伐樹木,務求滿足休閒康樂及生態旅遊需要的同時,確保南大嶼的生態環境不受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