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氫」雲路系列】善用陽光與海水 製氫話咁易
城大用太陽能驅動電催化製「綠氫」 加氫站附近按需生產解儲存運輸難題
【編者按】在全球極端氣候威脅下,世界各地正加緊推動綠色轉型,而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是其中核心關鍵。氫能作為高效能、低污染和零排放的潔淨能源,可用於交通運輸、發電儲能、供電供暖等方面,被視為最具前景的能源載體。然而,氫能要得到廣泛應用,仍然存在着連串的技術挑戰。
特區政府月內即將發表《香港氫能發展策略》,香港文匯報由今日起推出系列報道,引領公眾探索本港第一手的前沿氫能科研突破,由獲取氫氣、氫電轉換、動力系統,至產業落地試驗,全方位認識相關技術的關鍵節點以至香港氫能發展面貌,鼓勵香港社會團結一致應對氣候變化,為實現碳中和目標而努力。
與化石燃料引致嚴重的碳排放不同,以氫氣作為能源載體,水是唯一副產品,所以氫能被譽為終極潔淨能源。然而,地球上並沒有天然存在的氫氣,如何有效率且環保地製氫,成為氫能發展突破的首要關鍵。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企業)及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何頌賢團隊,利用新型3D多孔微納米結構材料,研發出用於製造「綠氫」的太陽能驅動電催化系統,以海水為原料分解製成氫氣燃料,並在加氫站附近按需生產,既能透過再生能源使整個產氫過程保持潔淨,亦有助解決產業應用上要大量儲存和運輸氫氣的挑戰。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陸雅楠、鍾健文
氫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個也是最輕的元素,廣泛存在於不同化合物中,然而獲取氫氣卻是甚具挑戰的一步。目前超過九成的工業用氫氣,是通過蒸氣重組等技術,從包括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中獲得,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而被稱為「灰氫」。更理想的做法是,藉着電進行水分解(water splitting),將水(H2O)分解成氫氣(H2)和氧氣(O2),但就面對高昂發電成本、分解技術效率低等問題。
為此,何頌賢團隊研發出「用於製氫的太陽能驅動電催化系統」,將太陽能光伏,結合新型3D多孔微納米結構材料製成的高效穩定的雙陽極——陰極,從而提高催化材料在轉化氫能時效能和穩定性,系統去年更獲得第四十八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頒發金獎。
每小時每平方米可生產1.5公斤「綠氫」
系統中的微納結構電催化劑(micro-nanostructure electrocatalysts)具多功能性和高性能,可以按需生成較大規模和低成本的氫氣。何頌賢向香港文匯報表示,該系統可達至雙重目標:一是以太陽能驅動(例如光伏和光熱)把海水蒸發成淡水,二是利用預蒸發的海水,透過太陽能驅動電催化的方式來製氫,「這相當於我們可不受地區限制,只要有水和太陽的地方,都可以使用水分解的技術生產氫氣,因此可以大規模部署相關系統,從當地海水中生產環保和低成本的氫燃料,潔淨的能源載體替代方案。」
他透露,目前該系統每小時每平方米可生產1.5公斤的「綠氫」,而產氫的效能主要取決於給電解器提供的電流量,至於太陽能作為可再生潔淨能源,比起傳統高壓、高成本的化石燃料,對環境更友好,可應用範圍亦更廣。
何頌賢指出,氫氣有類似爆炸品的性質,對儲存和運輸造成一定危險,而其團隊研發的系統,使氫氣可以在現場按需生產,再供給附近加氫站,而不是在發電廠集中生產,「這樣可以通過分散的方案進行氫燃料生產,而無須使用任何儲存技術、電網和運輸系統,免卻相關的安全風險。」
與內企合作 試擴系統網置規模
他又透露,團隊目前正與內地企業合作,嘗試擴大系統網置規模,以實現更大的能源產出,「現時在深圳建立大型的海上裝置,正持續收集數據作研究用途,希望能以此向業界證明,我們的技術可以產業化和商品化。」
考慮到惡劣天氣、夜晚無法依賴太陽能等因素,何頌賢表示,未來將納入更多的潔淨能源去驅動系統,包括風能、潮汐能等,以提高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相信通過這些努力,可以為業界提供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