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雅遺址中的意外奇珍
時至今日,提起「五星出東方」漢代織錦護臂橫空出世的那段神奇經歷,多位親歷者,依然用「偶然」一詞來形容。在20世紀初到新中國成立前那段國弱民孱的歲月裏,國外掠奪者在一些西域古國遺址上盜走了不計其數的簡牘文書、樂器、織品等文物,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壞。1995年,為了系統性保護當地的遺址資源,中日尼雅考古合作考察隊決定,對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尼雅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
由於這次考古是在已經被盜挖過多次的遺址上進行的搶救性發掘,考古隊開始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然而在考古轉場時,因一個擋路的沙包,卻意外地發現了後來尼雅遺址中的1號墓。隨着發掘深入,「王侯合昏千秋萬歲宜子孫」錦被,以及木器、銅鏡、弓箭、鐵刀等文物的相繼出土,不僅讓所有人激動不已、熱情澎湃,也對接下來的8號墓葬充滿期待。
「8號墓的頂部上散亂些木棒和雜草,照相後清除雜草,便見到了木棺頂部覆蓋的毛氈毯,氈毯較厚,其上有花紋,但糟朽嚴重,一觸即破。」2022年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參與尼雅遺址考古工作的著名考古學家齊東方教授,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按考古工作程序,齊東方與同事們一起小心翼翼地清掃照相、處理表層、繪圖,然後打開了木棺。
根據後來的考古紀錄顯示,8號墓為長方形夫婦合葬墓,女左男右。男性墓主人年齡約為45歲左右,身高1.6米至1.7米之間,身着白絹套頭長衫、褲子,外穿長袍。其腳下放置有器座、陶罐、木盆、木碗等物,右側則有箭、箭筒、弓、弓囊等。女性墓主人身着棉質長裙,外套百褶邊的紅絹長袍,隨身佩戴料珠項鏈,頭下枕有「千秋萬歲宜子孫」錦枕。該墓葬從未擾亂過,完整顯示着當年下葬時的情景。
就在大家緊張地清理棺內文物時,突然有兩樣東西引起了齊東方的注意,其中一個是用墨書題記的「王」字陶罐,一個是墓主人身上露出的那一點色彩斑斕的織錦,在沙土掩蓋中格外醒目。「這些都是首次發現,所以有些特別。」隨後,這塊織錦隨着考古隊員的手輕輕移動,被一點點翻開,織錦不僅逐漸顯露出鮮艷的藍、白、紅、黃、綠花紋,一個個若隱如現的漢字也隨即映入大家的眼簾。「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就此重現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