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有情之回訪系列】「我也許是第一,但不想做唯一」
手語律師唐帥這六年 帶出全國首位聾人律師
編者按 在神州大地上,有許多令人敬佩的平凡人物,他們用自己的善舉和奉獻,成為社會的典範和楷模。他們有幫助聾啞人士的律師、助學貧困學子的愛心人士、幫助殘疾人就業的外國人……他們的故事不斷詮釋着仁愛和勇氣,讓我們看到了生活中的真情和溫暖。香港文匯報自2016年開設「神州有情」專欄,記者用溫情筆觸記錄下一個又一個溫暖故事。數年過去,溫暖和正能量仍在傳遞。香港文匯報即日起在神州有情欄目下特設「回訪系列」,繼續記錄這份流淌的溫度。
2018年4月,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了內地當時第一位懂手語、為聾人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師唐帥。是年冬天,他獲得年度中國法治人物,一時間家喻戶曉、風光無兩。名氣帶來了更多的社會責任:六年來,唐帥活躍在為聾人發聲的各個領域:他培養了內地首位聾人律師譚婷,與當地政法院校合作開設手語班,拍攝聾人普法視頻和聾人新聞聯播(節目)在視頻平台播放……今年4月,香港文匯報記者再見唐帥,他坦言,讓聾人共享中國法治成果這條路雖然艱難,但「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香港文匯報記者 孟冰、張蕊 重慶報道
「我也許是第一,但不想做唯一」。唐帥在首次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說,這些年來,他致力於以微薄之力讓更多聾啞群體知法懂法,而他的學生譚婷成功獲得律師資格證,亦給唐帥更多信心,「至少,我不再是唯一了。」
2017年,唐帥招收30位聾啞學生進律所,每月提供幾千元工資,由律所組建團隊指導他們學習法律,8歲時失聰的譚婷便是其中之一。
譚婷畢業於重慶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專業,原本是法律的「門外漢」。但當她看到所有需要法律服務的聾人都焦急地圍着唐帥轉,她迫切地想要成為一名律師,而通過司法考試是必經之路。
司法考試是內地難度最大的職業資格證書考試之一,平均通過率只有百分之十七,即使是最頂尖高校畢業的法學學生,也可能因無法通過司法考試而被迫轉行。為了能通過考試,譚婷不僅購買了大量輔導類書籍,還在網上尋找公開課,她聽不見,便把公開課用手語軟件翻譯後再學習,不過軟件翻譯的許多專業術語並不準確,因此學習過程既艱難又漫長……2018年第一次報考時,她毫無懸念地沒有過線;2019年差4分再次與過線失之交臂;2020年,母親生病住院,譚婷在醫院一邊照顧母親一邊複習,終於通過司法考試,成為中國首位聾人律師。
聾人普法任重道遠 師徒願做星星之火
聾人群體對於法律幫助的需求度很高,對唐帥和譚婷的依賴程度遠遠超過普通人,「報案找我們,調解找我們,有時候甚至借錢、諮詢貸款也找我們。」很快,譚婷的兩個微信號都也已經加滿了客戶微信。
譚婷用手語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許多聾人的法律觀念淡泊得讓她吃驚。「我在網絡上做的普法,都是很基礎的民法法條,比如婚姻家庭法、合同法的基本內容。有一次,一個聾人朋友找到我,說他看了我的視頻,才知道婚姻竟然是一夫一妻制,他差點和兩個女人結婚——這很荒唐,但是它真實存在於聾人的群體中,他們太需要和法制文明接軌了。」
作為律師,譚婷偶爾也會感到迷茫:她是聽障人士,能與聾人委託人溝通,但無法像普通律師一樣順利開庭,且和法官溝通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礙。不過唐帥告訴她:「出庭只有幾十分鐘,而為聾人普法則是幾十年要做的事情。我們站在法庭上,就是星星之火,可以帶動更多人關注聽障人士、更多人願意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