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美食 品文化 維園洋溢鄉港情
家鄉市集開鑼 二百多攤位 逾百萬件特產 一連五日展銷
由香港28個省級同鄉社團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同鄉社團家鄉市集嘉年華」昨日(1日)在維園舉行啟動儀式,一連5日的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活動現場設特產展銷、文藝表演、非遺展示、美食休閒四大板塊,提供220多個展銷攤位、逾110萬件家鄉特產。而是次嘉年華新設的「中華美食一條街」,更提供20多個熟食攤位、50多種美食,淄博燒烤、陝西肉夾饃等大熱美食應有盡有。不少市民和旅客到市集「掃街」大快朵頤,亦有人冒雨排隊半小時以上也要重溫家鄉的味道。他們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在香港品嘗到各省的特色美食是難得的體驗,現場濃烈而熱情的氣氛,讓他們體驗到香港這座城市的溫度。 ◆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恬恬、子京
同鄉社團家鄉市集嘉年華活動今年是第二屆在香港舉辦,主辦方望藉此樹立鄉情品牌,打造文化盛事,進一步提振本地消費,推動盛事經濟發展。與第一屆家鄉市集嘉年華活動相比,今年新加入內蒙古、新疆兩個自治區同鄉社團,活動持續時間更長、展品更多,文化氛圍更濃。
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專區則展示了潮汕刺繡、東莞莞香、天南椰雕、德化瓷器、徐行草編等260多件非遺作品,著名非遺傳承人、工匠大師更在現場與市民互動。現場還有284場特色文藝表演,包括內蒙古、新疆兩個地區的少數民族專場演出和地方特色英歌舞表演等,更設有親子樂園和抽獎活動供市民參與。
新設「中華美食一條街」
在新設的「中華美食一條街」上,淄博燒烤、山東煎餅等多個熟食攤位前均大排長龍,受訪者均表示要排隊半小時以上才能買到。香港淄博同鄉會會長耿先生說:「可以用『火爆』兩個字形容,肉、食品,包括小香蔥都是山東來,師傅也是從山東來,這位大廚是山東淄博市燒烤協會的副會長。」
在淄博燒烤攤吃燒烤、喝啤酒的山東小伙吳先生在韓國讀書,這次來香港旅遊恰好遇上家鄉市集活動,便與好友相約到現場品嘗家的味道,「燒烤很美味,肉也十分勁道,檔主還送了我們一扎啤酒,讓我感受到香港這座城市的熱情。」
一手拿着小籠包、一手拿着肉夾饃的六年級小男孩Quinstin與媽媽一同逛市集,他說自己一直對中華傳統美食十分感興趣,這次冒雨也要前來品嘗。肉夾饃檔主嚴小姐表示,生意非常火爆,開檔不到兩小時,所準備的200份肉夾饃就被一掃而空,她不得不停業半小時前去補貨。「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嚴小姐說,「之前沒有經驗,下一屆參加一定會提前多備些貨。」
參加過第一屆家鄉市集的山東雜糧煎餅檔主周老闆則經驗十足。他了解活動的火爆程度,今年還特意增設熟食檔,特地從山東請來了非遺傳承人師傅現場製作特色煎餅。「早早就備下了幾百斤麵粉,」周老闆說,「從下午開檔起就沒有停過,排隊的市民也一直沒斷過,銷量估計超過一千份。」
市民旅客感受家鄉味道
煎餅的火爆不僅吸引了市民,還吸引了在非遺展區表演的山東姑娘王小姐,她一身漢服妝造,趁着休息時間與同伴前來購買煎餅。來自山東棗莊的她表示,自己來港12年,第一次在香港吃到這種家鄉風味,特別開心。王小姐拿到煎餅後忍不住馬上大咬一口,隨後回到非遺展區和同伴一起開心地與美食自拍,留下難忘回憶。
香港市民胡先生下班後帶着太太冒雨從旺角趕來,他介紹說,太太來自清遠,平時沒有什麼機會返鄉,從網上看到這次家鄉市集有不同地方的特色美食,就想帶太太來逛一下,一解思鄉情。夫妻倆從潮汕小吃熟食攤檔開始,一路「掃街」品嘗了粉粿、韭菜粿等美食。潮汕小食檔主陳小姐表示,這次帶來了30多種潮汕美食,來幫襯的市民中有一半左右都是潮汕人,最好賣的是韭菜粿和牛肉丸。
香港惠州社團聯合總會的熟食攤位主打海皇伊麵、梅菜扣肉包、串燒等廣東小食。負責人黃小姐說,今次售賣的小食都沒特別加價,價錢介乎20元至60元。「好似海皇伊麵,用料全部是蟹做的,成本會偏貴,但串燒、大腸就跟足市場價,不會太貴,希望益住來賺。」
家鄉市集各地特色產品
廣東:56個攤位包括潮汕的滷水鵝、綠豆餅,茂名高州龍眼乾、小黃魚
福建:21個攤位當中包括4個熟食攤位,多達200種貨品,總值600萬元,包括原味雞爪、衙口花生、武夷山大紅袍
廣西:香栗10元一包,20元三包,龜苓膏、螺螄粉
貴州:總值40萬元貨品,主打茅台酒,較平時便宜300至500元,還有中藥材包括金靈芝,以及宣傳貴州「村超」足球,更出動身穿侗族服裝的少數民族女子宣傳貴州
安徽:非遺文化包括文房四寶、阜陽剪紙表演、黃梅戲折子戲《女附馬》表演。特產包括古井貢酒、黃山祈門紅茶、黃山毛峰、六安瓜片、黃山太平猴魁等
湖北:3個攤位共帶來100個種類貨品,包括香辣味鴨舌、泡藕帶、純藕粉
河南:多達60種貨品,總值20多萬元,主打「好想你」系列食品,如小派棗仁派,老少咸宜
新增兩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參與
內蒙古:首次來港出售的30多種受歡迎、大眾化的內蒙特產,包括牛肉乾、蕎茶,價錢介乎5元至30元,總貨值400多萬
新疆:沙棘原漿,每支售價100元。肉蓯蓉切片、沖劑
◆整理:香港文匯報 記者 子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