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拒絕商業化 守護好孩子們的純粹
李博希望合唱團能夠長久下去,但也面臨很多現實問題。六人的教學團隊讓他們工作分工明確,但經濟仍是最大的難題,每年5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經費,除了中華思源工程基金會贊助的10萬元外,更多的是兩位發起人自己出錢補貼合唱團。
還記得六年前的北京之行,李博和張詠兩人做了24天的安排,14人的演出隊伍加上音樂人和老師們的差旅費至少要40萬元才夠。在經濟壓力下,他們找到了一家公益機構,對方願意出資贊助,合同都簽了。然而在臨近演出前,兩人發覺對方只是想把孩子們變為賺錢的工具,立刻選擇了解約。「我們不想把孩子們變成演員,為了保護孩子們的純粹,我們敢撕掉一切。」
沒有了經費的贊助,快捷酒店住不起,他們住在北京郊區的一處員工宿舍;餐廳吃不起,他們和當地員工吃食堂;大巴坐不起,他們借車自己當司機。在克服了種種困難後,合唱團終於登上了「中國音樂聖殿」之稱的北京音樂廳舞台,14名聽障孩子用一個「啊」字唱出起伏錯落的《無聲三部曲》,全場觀眾瞬間被感動了。
冀為殘疾人藝術培訓帶來新啟示
張詠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目前課程體系都已經完整,若是一名老師帶一到兩名孩子,再加上每天培訓兩個小時,在這樣的條件下,剛剛入門的孩子在兩年內就可以登台。「但現在師資力量有限,培訓時間也要根據學校的教學來制定,剛剛培養出來,孩子要離開合唱團,又要重新開始。」
張詠說,實聽聲音只是正常人對聲音的認知,聲音還有正常人所忽略的時間和振動,這些維度是無法去認真感受的。而聽障人群對此是更加敏感的,所以誰的世界更真實,誰又能真正體會這個世界,在這些方面沒有強弱和對錯之分。「這些孩子的發聲是正常人模仿不了的,他們的聲音是未經修飾的天然之音,保有着人類最原始的力量。」
李博希望用無聲合唱團的經歷給殘疾人藝術培訓帶來新的啟示。「我們現在有三套課程體系,教聾啞孩子發聲,高聲共振療癒和打擊樂培訓,目前只有文字大綱,希望更多人參與進來,最終將這種培訓方式在中國聾啞人群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