冧山泥急增 推「提示」發預警
土力處夥天文台發動態警告 巡查維修500政府人造斜坡
極端天氣愈趨頻繁,暴雨往往引起山泥傾瀉。特區政府土力工程處昨日公布,香港去年全年共有601宗山泥傾瀉事故,較2022年的76宗急增,亦大幅高於過去35年平均每年約300宗。為加強向市民發出預警,土力工程處已於本月中起聯同天文台推出「山泥傾瀉特別提示」,提醒公眾局部地區或有山泥傾瀉風險。土力工程處亦會對全港約500個影響唯一往來行車道的政府人造斜坡,進行巡查與維修工作,將於本月底前完成,同時會持續改善山坡排水系統設計,減低山泥傾瀉風險。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
土力工程處副處長(港島)岑家華昨日於簡布會上表示,單是去年9月的特大暴雨,土力工程處已接獲181宗山泥傾瀉,較2022年全年多逾倍。然而,對比2008年特大暴雨接獲的約360宗少,山泥傾瀉的規模及對社會的影響亦較輕微,「去年那場特大暴雨亦沒有造成人命傷亡,反映政府改善斜坡安全的工作有成效。」
事故主因溪澗引水道等溢流
岑家華表示,經初步調查,引發多宗山泥傾瀉事故的主因是來自溪澗、引水道或排水渠的溢流,例如耀興道的嚴重山泥傾瀉事故由上方引水道溢流引發,而該次暴雨降雨量極高,在多處造成溢流,特別是被泥石和枯葉等阻塞的渠道。
他解釋,溢流與斜坡的安全系數關係不大,很多時是表面的沖刷、侵蝕造成輕微的山泥傾瀉,處方已因應天文台和國際氣象組織的最新估算,提升排水渠的設計,希望可應對未來的極端暴雨。
他並指,斜坡頂的渠道阻塞會發生溢流,導致山泥傾瀉,處方之後會多加留意斜坡頂的排水渠,未來亦會研究治理溢流以降低山泥傾瀉風險。
岑家華表示,政府會加強預警和訊息發布,包括根據24小時滾存雨量,動態評估受影響地區的山泥傾瀉風險,在有需要時聯同天文台發出「山泥傾瀉特別提示」,提醒市民局部地區或有山泥傾瀉風險,並已於本月中推出。他說,過去數據反映,當24小時雨量超過300毫米至400毫米時,屬會造成山泥傾瀉的雨量數值,「但提示是動態警告,沒有硬性指標,所以要視乎大雨影響範圍、斜坡數目等因素。」
引新科技增處理山泥傾瀉能力
另外,土力工程處一直積極引入各類創新科技,以增強處理山泥傾瀉及應對災後風險的能力,例如使用儀器收集天然山坡及山泥傾瀉現場的空間數據,製作像真度極高的立體斜坡及區域性地形數碼模型,以及三維立體模型。
岑家華表示,透過模型可快速、安全和全面地掌握山泥傾瀉現場及周邊環境情況,更有效評估山泥傾瀉災後風險,以決定需採取的應變行動和所需的斜坡緊急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