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要說/美國四面楚歌 「制裁香港」夜行壯膽\成 傑

  過去兩天,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出兩次「制裁」恐嚇。一是針對國際刑事法院(ICC)檢察官尋求就加沙戰爭罪行對以色列總理發出逮捕令一事,聲言考慮向ICC官員實施制裁;二是針對香港就基本法23條立法,聲稱考慮「制裁破壞香港基本自治的個人」。前一個針對伸張正義的國際組織,後一個針對維護國家安全的正當舉動,如此狂妄、蠻橫,美國正在陷入一個不斷自我否定的怪圈。而對香港的「制裁」恐嚇,更像是夜行人吹口哨,以此來掩飾自己對霸權逐漸消逝的恐懼。

  屢屢與正義背道而馳

  5月20日,ICC首席檢察官卡里姆‧汗(Karim Khan)以涉嫌觸犯戰爭罪和違反人道罪為由,申請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國防部長加蘭特等人發出逮捕令。次日,在美國參議院撥款小組委員會聽證會上,共和黨籍參議員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告訴布林肯,他希望看到美國重新對ICC實施制裁來作為回應。布林肯則回應說,「我對於和你在這方面合作表示歡迎」。

  諷刺的是,4年前的2020年,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曾簽署行政命令,批准對任何調查美軍涉及阿富汗戰爭罪行的ICC官員祭出制裁,指控此舉侵犯美國國家主權。當時美國針對包括時任檢察官本蘇達(Fatou Bensouda)在內的ICC官員,祭出資產凍結和旅行禁令。拜登上任後在2021年4月撤銷了這些制裁。

  野蠻制裁、撤銷制裁、再威脅制裁,美國在上演一場可笑的滑稽劇。ICC僅僅是因為「申請發出逮捕令」,就面臨種種打壓制裁,美國向來擺在口中的「國際規則」何在?而僅僅是在一天之前,包括愛爾蘭、挪威、西班牙在內的三個歐洲、歐盟國家,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並對以色列在加沙犯下的戰爭罪行予以譴責,愛爾蘭總理哈里斯(Simon Harris)指出,「加沙正發生難以想像的人道災難」。如今,全世界有143個聯合國成員國,以及梵蒂岡都承認巴勒斯坦,而更多的國家在譴責以色列的戰爭罪行,但美國非但偏袒以色列,甚至還要威脅制裁伸張正義的組織,美國讓全世界看到了什麼?看到了美國霸權的坍塌。

  在威脅制裁ICC的兩天之後,5月22日,布林肯在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聽證會回應香港就基本法23條進行本地立法時表示,正通盤考慮採取所需行動,包括「制裁破壞香港基本自治的個人」。美國眾議員金映玉(Kim Young)期間追問,美國政府會否評估制裁包括法官在內的49人,布林肯回應指,樂於檢視金映玉的制裁名單。

  去年11月,金映玉聯同參眾兩院的跨黨派議員提出名為「香港制裁法」(Hong Kong Sanctions Act)的法案,要求美國總統制裁49名特區官員、國安法指定法官、檢控官等。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以及杜麗冰、胡雅文、蘇惠德、陳廣池等法官都在名單之上。金映玉之流為求博眼球、謀私利,言行無下限無節操,並不令人奇怪,畢竟美國這類政客多的是,但美國當局的回應,則令人感到可笑復可悲。

  兩宗威脅「制裁」事件,看似無直接關係,其實有着高度的共同點。

  越「制裁」美國越孤立

  首先,從性質上來看,一宗是針對國際檢察官,另一宗針對香港法官,兩者都是維護法治、彰顯公義者,美國對此毫無忌憚,動不動就恐嚇制裁,說明美國當權者乃至精英對於國際關係準則、對於國際道義的漠視甚至是鄙視,說明美國的霸權本質。其次,從實際上來看,美國說得「口爽」,但真的敢制裁嗎?一旦對ICC制裁,則美國勢必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也將被以色列拖得更深更遠;若膽敢對香港法官制裁,且不說在國際公義上的負面影響,也必將受到中國政府的強力反擊,美國要為此承擔嚴重後果。

  正因如此,從現場片段可見,布林肯在聽證會上的反應顯得那麼的不自然。既不敢把話說死,也不能不回應極右政客的勒索。美國正陷入一個泥潭,越是往下沉,越要發狠叫囂,結果下沉得更快。更何況,5個月後美國即將舉行大選,國內外一團糟,四處點火頭,無疑是飲鴆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