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禽出「水」活靈活現 秦陵青銅折射多彩秦文化

◆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出土的青銅天鵝 李陽波  攝
◆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出土的青銅天鵝 李陽波 攝

◆青銅仙鶴栩栩如生,口中還銜有蟲子。李陽波  攝
◆青銅仙鶴栩栩如生,口中還銜有蟲子。李陽波 攝

◆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出土的青銅鴻雁
◆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出土的青銅鴻雁

  鮮活靈動的青銅仙鶴、手掌高舉姿態奇異的陶俑、其貌不揚的銹塊和殘缺的腳掌……「何止秦俑——秦陵苑囿之K0007陪葬坑」此前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出。展覽第一次實現了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出土文物大家庭的「小團圓」,57件青銅水禽文物和姿俑、跽姿俑文物首次集中展出,讓觀眾沉浸式走入K0007陪葬坑,了解那段被文獻記載所遺忘的歷史,體會兩千多年前秦人不為人所知的精神文化世界。◆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陽波 西安報道

  展覽從「水禽出『水』」「匠心獨運」「片羽重輝」三個方面,通過出土文物,講述K0007陪葬坑巧妙的借景式設置、獨創性的內部水環境的營造,以及不同於秦兵馬俑軍事題材的文化內涵。同時重點介紹了精巧細思的青銅水禽的工藝技術,凸顯秦文化的多彩性和工藝技術的創新性。

  46件青銅水禽栩栩如生

  「K0007陪葬坑位於秦始皇陵外城垣東北角900多米處,曾遭大火焚燒和人為破壞。」據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陳列展覽部王銳介紹,2000年6月,秦始皇帝陵附近村莊的村民偶然發現K0007陪葬坑。在隨後的搶救性發掘中,秦始皇陵考古隊在該陪葬坑共發現三個區域。其中I區為青銅水禽,Ⅱ區為原大陶俑,Ⅲ區內為動物骨骼,共出土原大的青銅水禽46件,包括20件天鵝,6件仙鶴,20件鴻雁;原大陶俑15件,包括箕踞姿俑8件,跽姿俑7件,它們席地而坐,所着服飾基本相同,頭戴軟帽身穿長襦下着長褲,未穿鞋僅穿襪子,手握物件殘佚不明。

  記者在現場看到,展覽展出的青銅水禽文物呈站和臥姿兩種姿態,立姿水禽均腳踩青銅踏板,臥姿無踏板。它們或棲息、或覓食、或嬉戲,形體豐滿,姿態各異,展現出怡然自得的狀態,雖歷經兩千餘年,依然鮮活靈動、栩栩如生。而陶俑文物主要為箕踞姿俑和跽姿陶俑。其中箕踞姿俑兩腿微開前伸,席地而坐,形狀像簸箕樣。跽姿陶俑則上身挺直兩膝着地,屁股微抬起。這兩種陶俑與眾不同的姿態和別具一格的造型,讓人眼前一亮,吸引了很多觀眾拍照留念。

  以真實水禽實物原大鑄造

  史料記載,先秦時期,一些有着吉祥寓意的鳥被訓鳥師用音樂馴化,供皇宮娛樂、求祥瑞。其中仙鶴因其優雅的姿態,更是備受人們的喜愛和推崇。《相鶴經》中記載:「七年飛薄雲漢,復七年學舞,又七年舞應節」,可見在當時,仙鶴不僅被馴化寵物,而且還能隨着樂曲的節奏翩翩起舞。

  展覽中展出的一件青銅仙鶴,可能正是當年會「聞歌而舞」的「明星」。這件仙鶴姿態高雅、體態修長、動作輕盈,正邁着優雅的步子,在水中低頭覓食。如果仔細觀察,還能發現它身上隱隱可見的彩繪,以及口中銜着的蟲子。

  「 這些青銅水禽軀體內空通體彩繪,出土時整齊、有序地排列於坑道兩側的墊木平台上,頭部均面向中間象徵性的河道,呈現棲息、覓食和嬉戲等不同姿態。」王銳告訴記者。兩千多年前的秦代工匠,在製作這批青銅水禽時,模擬了真實的水禽實物,無論是彎頸覓食的青銅鶴、靜臥棲息的鴻雁,還是頸項互不雷同的天鵝,都精確捕捉並塑造了動態中的瞬間姿態,堪稱秦代造型藝術的傑作。

  此外,為了達到生動靈動的效果,水禽關鍵的細節也是精益求精。透筋見骨的關節、薄如紙片的腳蹼、細密層疊的羽毛、翕張的鼻翼、靈動的眼神,從外形到內在,形神兼備,給人以現實生活的真實感。

  別具一格的陶俑或為水禽馴養人

  對於這批青銅水禽動物的功能,多年來業界一直有多種聲音。而在王銳看來,K0007陪葬坑可能屬於當年秦始皇陵外城垣的外藏系統,可能屬於當時的苑囿,或者兼具樂府這種娛樂官署的功能。

  「水禽出土區的建築運用了借景式的設計,仿照了當年水禽生活的水環境狀態,營造出河流水岸的場景,青銅水禽佇立於河岸兩側。而箕踞姿俑和跽姿俑所在區域,則模擬了人居的環境。」王銳表示,水禽區和建築風格不同,充分顯示了水禽與陶俑生活環境的不同。從這些陶俑與眾不同的動作姿態推斷,很可能是做敲擊樂器或演奏弦樂的瞬間動作,負責用音樂來馴化水禽。專家們認為,他們很可能就是這批水禽的馴養人或苑囿的管理者。

  K0007陪葬坑出土文物「小團圓」

  「為了還原這批青銅水禽當時出土的情景,我們在展廳營造了鳥鳴、水聲。」王銳表示,雖然此前一些俑和水禽也曾在外展出過,但都是個別的。本次展覽幾乎將K0007陪葬坑目前能拿出來的文物都集中到一起展示,很好地給大家呈現了K0007陪葬坑的全貌。

  此次展覽打破了歷史與科技的界限,注重觀眾互動,不僅設置了翻版拼圖,同時現場還展出了一件青銅水禽的3D復原模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表示,由於青銅水禽埋藏地下年代久遠,出土時伴隨着銹蝕、斑駁,甚至斷裂、殘缺不全等情況。在現代3D打印技術的協助下,觀眾在現場可以看到完整的水禽和清晰逼真的細節,也可以手動參與修復,增加觀展趣味性和體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