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倡加大資源投放數字化建設
【大公報訊】記者陸九如報道:多名參會嘉賓呼籲,香港應以更加進取的態度發展數字經濟,在數碼化線上交易的時代,繼續發揮香港作為貿易中介人的角色。
再出發大聯盟副秘書長黃英豪認為,國家「十四五」規劃將香港定位為「國際貿易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金融與貿易相輔相成,金融產品可以促進貿易發展,因為希望政府與持份者保持密切合作。他強調,政府必須有更加宏觀的視角,並加大針對數字化建設的資源投放力度,因為發展數字經濟背後涉及龐大的數據互通,而政府數據及商業持份者數據的互通需要首先完善法律法規,且相關工作量龐大,需要有持之以恆的態度。另外,政府亦要思考如何幫助中小型企業推進開展數字化業務。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指出,近年來隨着貿易模式數字化的發展,數字技術的不斷革新,香港傳統進出口貿易模式面臨挑戰:首先貿易交易和結算的數字化改變了原有的交易模式,大大提高了貿易的效率;其次是湧現大量線上貿易平台,顛覆了跨境貿易的傳統模式。他強調,香港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在新的互聯網數字化模式下,功能需要轉變。商界和政府應共同努力,搭建一些數字化平台,使得香港在數碼化的時代,還能繼續保持它發揮貿易中介人的傳統角色。
發揮中介人角色 助內企走出去
與此同時,方舟表示,香港也面臨着地緣政治不斷變化帶來的挑戰。在過去的30年,內地企業作為供應商,歐美國家作為主要消費市場,香港擔當供應鏈的管理者的貿易模式為香港創造了巨大的成功,但近年來隨着西方市場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原有的供應鏈和物流模式發生巨大變化。為了更好地進入海外市場,中國廠商需要在海外其他地區布局生產線,香港的角色變為協助內地廠商更好地走出去,在全球層面協助管理生產鏈和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