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配合盛事妥規劃 振興旅業促消費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公布,本港下半年會舉辦大約106項盛事,預計全年逾210項盛事可以帶來約72億元消費額,經濟增值約43億元。事實上,政府此前透過舉辦各類盛事活動,成功令更多各地專業精英和旅客了解香港,有效沖淡近年外圍非經濟因素的惡意抹黑,並為本港帶來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期望下半年相關部門具體執行時,能繼續多從產業角度出發,帶動整體經濟共同發展。

  盛事經濟是全球疫後新興產業,成效不俗。本港上半年成功舉辦的七欖和流行文化節等盛事亦有效活躍本地商業和人文氛圍,社會和經濟效益逐步顯現,體現了政府全力拚經濟、雷厲風行的新作風。而據政府昨日公布的資料,下半年不但盛事數量多,而且級數甚高,項目包括 2024女子世界棍網球U20錦標賽、WBSC棒球5世界盃丶演藝博覽和時裝設計周等,相當值得期待。

  從項目種類和安排,不難發現政府花了不少心思吸引全球各個領域的業界精英、時尚品牌、專業人士、名人和粉絲來港,當中不少是極具消費力的過夜客。即使只按政府年初估算每150萬名遊客平均可為本港帶來0.1%的GDP增長,亦不難看出下半年盛事的經濟效益只會更大。而且,隨着各類盛事的展開,相關人士會在社交媒體進行互動和短視頻傳播,將進一步擴大香港在全球的關注度,鞏固香港國際都會地位,為將來爭取更多大型盛事來港落戶奠定基礎。

  政府和旅遊、酒店、餐飲、零售等行業亦不斷總結過去一年短途客不過夜和消費模式的變化,不斷完善接待能力和相關配套,旅客訪港經濟效益逐步擴大,與盛事產生乘數效應愈來愈大。對於政府和業界來說,當前其中一項急務,是要根據下半年的盛事項目和日程,盡快規劃推出不同種類的旅遊產品,百貨應百客,並向海內外宣傳推介,將盛事效應最大化。

  與此同時,政府亦應針對不同地區和行業復甦不均衡的情況,牽頭聯乘直接受惠盛事較少或復甦幅度較弱的行業,推出不同優惠吸引旅客消費,有效攜手落實「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理念,擦亮香港盛事之都和好客之都的金漆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