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箴今品】生活難免煩憂 切忌鑽牛角尖

  世俗煩惱處,要耐得下。世事紛擾處,要閒得下。胸懷牽纏處,要割得下。境地濃艷處,要淡得下。意氣忿怒處,要降得下。

  (以上語出《格言聯璧·存養類》)

  理想與現實,這一組對立矛盾,是古往今來人生哲學家與宗教家無法避而不談的問題。舉凡崇高的人生哲學或宗教,都不會只着眼於滾滾紅塵,它們必引領世人尋求超乎塵世的理想境界。

  《論語·顏淵》載孔子對顏淵的啟導,「克己復禮為仁」,顏淵聽後有疑問,請孔子進一步解釋,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這段話言似淺而意實深。視、聽,是外間事物引起內心注意而產生的;言、動,是內心動念而見諸言行的。所謂「克己」,其實是「修心」,修養自己的心。「禮」,雖然也是見諸外的,但當把它用作修養內心的工具時,它可以引導人們提升至「仁」的精神境界。

  孟子也提倡「不動心」的工夫。《孟子·滕文公下》有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不論外界的條件如何變化,利誘也好,威逼也好,大丈夫一概不動於心,均能自作內心的主宰,不會盲從別人,不會迷失自我。

  看破、放下、自在

  道家同樣追求超拔的精神境界。《道德經》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老子告訴我們不要競逐食色名利,反而應當虛靜無為,這樣才能達到內心的平靜;而莊子所嚮往的「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理念,正是內心不依於外物的精神自由。

  談到煩惱的處理,我們不得不提的是佛家思想。佛家指世上有八萬四千種煩惱(「八萬四千」喻其多,非實數),但歸結起來,其成因大抵不出「三毒」:貪(貪婪)、嗔(嗔怒)、癡(愚癡);而引文中的「紛擾」、「牽纏」、「濃艷」、「忿怒」,無不包括在內。佛門處理煩惱的要訣是:「看破、放下、自在。」

  當然,人生在世,煩惱是無法盡除的。同學若遇到自己不懂得如何處理的煩惱,不妨找同儕傾訴,或尋求家長、老師、社工的指引和協助,切忌自己鑽牛角尖,愈想愈錯。

  ◆施仲謀(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教授)、李敬邦(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高級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