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萬客湧長洲 飄色魅力震撼

◆健兒們進行搶包山比賽。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健兒們進行搶包山比賽。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2024飄色「記者」:電影《白日之下》角色。
◆2024飄色「記者」:電影《白日之下》角色。

◆小演員掛上風扇降溫。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小演員掛上風扇降溫。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2024飄色「體育精英」:飛魚何詩蓓及劍神張家朗。
◆2024飄色「體育精英」:飛魚何詩蓓及劍神張家朗。

◆2024飄色「垃圾徵費」:食環署職員和包租婆。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2024飄色「垃圾徵費」:食環署職員和包租婆。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Charles
◆Charles

◆2024飄色「何太」:新聞人物。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2024飄色「何太」:新聞人物。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2024飄色「北上消費」:港人和港車、高鐵、內地修車員和牙醫。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2024飄色「北上消費」:港人和港車、高鐵、內地修車員和牙醫。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2024飄色「前後局長」:葉劉淑儀和鄧炳強。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2024飄色「前後局長」:葉劉淑儀和鄧炳強。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2024飄色「孫悟空」:《龍珠》角色。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2024飄色「孫悟空」:《龍珠》角色。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角色穿越古今 節慶承傳獲讚

  香港還可以這樣玩!中西文化薈萃的香港充滿新鮮事等着旅客去體驗,昨日佛誕長洲舉行的太平清醮飄色巡遊以及晚間搶包山比賽,就吸引五六萬名旅客參與,令長洲街頭萬人空巷,大量平安包被搶購一空,掌聲及歡呼聲此起彼落,有內地旅客大讚香港文化保育,「我感到非常震撼!」歐洲旅客對於懸浮半空的飄色小演員讚不絕口,尤其一身古裝打扮,「很有東方文化特色,今次大開眼界,有興趣進一步了解香港傳統節日、節慶背後的歷史與文化意義。」平安包餅店瞄中深度遊商機,推出工作坊讓遊客親手製作平安包、帶平安回家,深受旅客歡迎,體現「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精髓。 ◆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倩、朱迪思、王僖

  昨日的長洲節慶氣氛比天氣還要火熱,香港文匯報記者上午10時來到中環碼頭準備前往長洲,現場已人山人海,記者輪候一小時才順利登上渡輪。船上乘客無不懷着期待的心情,議論長洲太平清醮的節目,其中飄色巡遊最受歡迎,「飄色小演員會扮什麼人物?」「飄色規模有幾大?」「平安包有無新口味?」議着議着,渡輪已抵達長洲,只見小島上大街小巷塞滿旅客,有人急不及待在烈陽下排隊近20分鐘購買10多個平安包,取其「平平安安」意頭。

  距離巡遊時間尚餘半小時,長洲街頭已水洩不通,市民霸定靚位等睇飄色。踏入下午2時,飄色巡遊隊伍浩浩蕩蕩進場,現場氣氛沸騰,市民交頭接耳討論小演員所扮演的人物造型,包括觀音菩薩、《龍珠》裏變成超級撒亞人的孫悟空等;亦有城中熱話、全身珠光寶氣的「何太」,手持垃圾徵費指定袋的電影角色「包租婆」,電話詐騙的騙子、手持防騙訊息的小警員,勇奪奧運金牌的「劍神張家朗」、身穿口腔齒科服裝的牙醫等。

  西安留港生欣賞文化保育

  太平清醮豐富的節慶活動令人應接不暇,正在香港大學念碩士課程的內地留學生冉同學和吳同學,在飄色巡遊期間時而用相機記錄,時而為「色芯」小演員打氣。吳同學說,「最大的感受就是非常開心,我們不太了解飄色的意義、緣由是什麼,但是看到在這裏的觀眾和參與飄色巡遊的村民、兒童都那麼興奮,氛圍這麼好,我也不由自主地跟着興奮、歡呼起來。」

  冉同學來自陝西西安,她讚嘆:「感受了長洲的太平清醮,我感到非常震撼,覺得內地的文化保育,尤其是節慶儀式方面,需要向香港借鑑。」她形容,這是她見過「最隆重」、「最大型」的節慶儀式,「家鄉也有一些傳統節日,但是一些儀式不能這麼好地傳承下來。」

  歐洲客加深理解節慶意義

  來自歐洲的Charles之前曾到訪長洲多次,「之前都是來觀賞自然風光、品嘗海島美食,太平清醮是第一次親身來觀賞。」他對飄色小演員印象最深刻,「小朋友都非常可愛,他們扮演的角色多種多樣,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那些穿着中國古代傳統服裝的小朋友,很有東方的特色,我對中國文化、東方文化也有淺微的了解,我辨認出一些中國傳統神話的角色。」

  透過太平清醮盛事活動,加深他理解香港傳統節日、節慶背後的歷史與文化意義,「之前只是在電視上和宣傳片中了解到有這個節日,親身來看到之後,才發現有這麼大的魅力!」

  北京客慶幸找到本土事物

  來自北京的旅客徐先生與在香港工作的女兒首次到長洲觀看太平清醮,他說:「已在港逗留5天,長洲太平清醮正是我女兒極力推薦的節目。」徐先生說:「也是第一次觀摩到這麼盛大的節日儀式,我在旅行中很期望尋找一些本土事物,這趟長洲之行沒有令我失望。」

  雖然來港多次,但他表示每次旅程所見到、體驗到的事物都不同,會將此次的旅行經歷分享給北京的親朋好友,「好的地方、好的事物值得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