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扶貧關鍵在於合理分配經濟發展成果


  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昨日就政府日前提交的最新扶貧策略文件展開討論。文件根據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的「精準扶貧」策略,首次將劏房戶、單親戶和長者戶定為精準扶貧的目標群組,這無疑更有利於將主要資源用於真正有需要的市民。然而,香港作為一個較有根底的國際化大都市,扶貧工作不能滿足於為市民提供最基本生活必需,還應該包括致力收窄貧富差距及保持社會上升階梯的暢通,才不會顧此失彼。

  過去本港扶貧工作主要依據「相對貧窮」概念,以收入中位數的一半劃線定出「貧窮線」,結果資產豐厚但沒有固定薪酬收入者亦有可能被視為貧窮,顯然極不合理。政府經過綜合考慮就業、收入、居住和各類生活負擔等眾多因素,從而定出劏房戶、單親戶、長者戶三個群組作為扶持對象,這樣不但有利資源的精準運用,制訂出來的措施亦更有針對性,無疑是一大進步。

  然而,這並不意味「相對貧窮」概念一無是處。工聯會會長、立法會議員吳秋北表示,「政府現在想盡辦法不要貧窮線、不要貧窮定義,但你沒有貧窮定義,很難找到扶貧目標。」事實上,香港的貧窮人口並非只居住於劏房等不適切居住的環境,也不僅僅是單親戶和長者戶,還包括其他受情緒困擾的人士和部分照顧者等。貧窮線雖然不能作為精準扶貧的主要依據,卻能發揮找到目標的輔助作用,可以避免陷入非黑即白的極端處理方式。

  香港自上世紀七十年代經濟崛起,經濟發展不但一直在亞洲地區處於領先位置,在全球亦是最具活力的國際大都市之一,貧窮問題並不單純是吃不飽穿不暖,而是大多數基層市民未能享受與社會文明程度相匹配的生活模式。政府在改革工作邁向聚焦精準扶貧是正確一步,但並不足夠。扶貧工作不能僅僅滿足於仿效一些後進地區採用的「絕對貧窮」概念,局限於將貧困人士生活水平提升至能應付最基本生活必需。本港貧窮人口不斷上升主要並非源於採用「相對貧窮」概念,很大原因在於社會資源二、三次分配出現問題,亦即部分有能力掌握資源者分享經濟成果的意願過低,以致貧富懸殊和跨代貧窮問題不斷惡化。唯有進行適度矯正,才有助於從根本上解決貧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