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粵聯網工程首次「滿負荷」向粵送電
持續十天送電量將達2.8億千瓦時 可供4.6萬人用一年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方俊明 廣州報道)閩粵聯網工程首次「滿負荷」送電!香港文匯報記者12日從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獲悉,「閩粵聯網工程」11日首次以200萬千瓦滿通道能力送電廣東,將持續10天,累計送電量將達到2.8億千瓦時,可供4.6萬人使用一年,緩解廣東供應壓力。廣東電網公司表示,閩粵聯網工程對於推進國網、南網兩大電網體系互聯互通,實現能源資源大範圍優化配置具有重要意義。下一步,廣東電網將深化閩粵電力互送交易,更好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閩粵聯網工程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現代能源體系建設的重要工程,對於推進國網、南網兩大電網體系互聯互通,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實現能源資源大範圍優化配置具有重要意義。」廣東電網有關負責人表示,廣東、福建兩省通過閩粵聯網工程,實現電力互補互濟、調劑餘缺,應急情況下可以互為備用、相互支援,進一步提升極端條件下的保供電能力和事故應急處置能力。該工程投產以來累計輸送電量超53.4億千瓦時,其中福建送廣東33.3億千瓦時,廣東送福建20.1億千瓦時,進一步提高了廣東、福建電網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和經濟運行水平。
閩粵互補 實現能源大範圍優化配置
作為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福建電力在自平衡基礎上具備向外省輸出的條件。廣東則是典型的受端電網,近30%的電力需要從省外輸入,兩省緊密相鄰,電源結構和用電特性具有極強的互補性。此外,受氣候影響,福建入夏較廣東晚些,兩省電力負荷特性具有互補性。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市場營銷部營業科專責梁志遠表示,當5月份廣東開始入夏後,福建仍有富餘電量可以送至廣東,支撐廣東夏季用電負荷高峰;而7月到9月西南水電充裕時,廣東一旦有電力盈餘則可送入福建,緩解福建夏季負荷高峰期的供電壓力,二者具有良好的季節互補性。
廣東福建已累計25次電力互送交易
梁志遠稱,廣東、福建兩省發改部門簽訂了電力電量互送協議,建立常態互濟、應急互濟等長效機制,常態化利用閩粵聯網工程輸送能力,擴大了省間電力互濟互惠成果。據統計,自首次開展電力交易以來,廣東、福建兩省至今已累計完成25次電力互送交易。
國家電網福建電力調控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福建富餘電力可幫助緩解廣東的季節性供電緊張問題,同時也有利於充分發揮福建清潔能源資源儲量優勢,進一步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峽西岸經濟區能源結構。據悉,「十四五」期間,通過閩粵聯網,兩地季節性送電電力相當於減少一座大型火電廠的建設。
深化閩粵電力互送 服務灣區發展
今年5月,為最大化提高夏季負荷攀升期的電力供應保障能力,廣東、福建兩省能源局組織電網公司提前優化閩粵聯網工程送電安排,將福建送廣東電力首次提升至滿通道200萬千瓦,有效緩解廣東供應壓力。「除此以外,我們還依託南方電網區域平台,協調落實西電增送富餘能力573萬千瓦,充分發揮省內新型儲能的靈活調節能力,多措並舉提升供應能力。」南方電網廣東電網調控中心運行策劃部交易組組長楊民京說。
當前,閩粵兩省海上風電、核電等新能源發展迅猛。截至今年4月底,廣東新能源併網容量突破5,064萬千瓦,裝機佔比躍升至25%,跑出綠色低碳轉型廣東電網加速度。廣東電網有關負責人表示,隨着新能源佔比的快速提升,廣東電網下一步將繼續深化閩粵電力互送交易,推動閩粵聯網工程在促進互聯省份新能源消納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更好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示範樣本。
技術創新多個首次
◆充分吸收借鑒特高壓直流、柔性直流輸電等前沿技術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實現重要技術國產化率100%
◆首次研發應用「新型6英寸晶閘管」構建大容量換流閥,能量損耗和閥廳佔地均降低15%
◆首次研發應用「動態自適應有源濾波」新技術,寬頻域內濾除效率提高八倍以上
◆首次在「背靠背換流站」應用乾式平波電抗器,簡化二次接線及從源頭上降低噪聲影響
◆首次採用完全國產化芯片技術的二次設備,提升「換流變設備」國產化率和自主可控水平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方俊明
數據看閩粵聯網工程
2022年9月30日至2023年9月30日
◆工程投運一周年累計輸送電量突破35.6億千瓦時,完成16次電力互送交易,提高廣東、福建電網資源優化配置能力
2022年9月30日至2024年5月12日
◆工程累計輸送電量超53.4億千瓦時,完成25次電力互送交易,閩粵實現電力互補互濟、調劑餘缺,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峽西岸經濟區高質量發展
2023年7月28日
◆首次「迎戰」颱風大考,該工程保障廣東送福建單日電量720萬度,有力支撐颱風期間福建南部電網電力需求,發揮聯網工程「你幫我、我幫你」應急互備作用,提升極端條件下的保供電能力和事故應急處置能力
到2025年底
◆預計閩粵兩省電網最大負荷將分別達到1.8億千瓦、5,500萬千瓦,特別是夏、冬兩季用電「雙峰」特徵突出,兩省電網互聯互補,有效提升經濟運行水平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方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