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獸擬人化說故事 體現文物恆久魅力

◆該劇通過裸眼3D、AR技術和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生動展現了新時代文物保護與創新發展的故事。
◆該劇通過裸眼3D、AR技術和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生動展現了新時代文物保護與創新發展的故事。

◆關於文物南遷的歷史令不少觀眾動容。
◆關於文物南遷的歷史令不少觀眾動容。

◆家庭音樂劇《甪端》以趣致手法講述文物故事。
◆家庭音樂劇《甪端》以趣致手法講述文物故事。

◆《甪端》將神獸擬人化說故事。
◆《甪端》將神獸擬人化說故事。

◆故宮首部家庭音樂劇《甪端》香港上演。
◆故宮首部家庭音樂劇《甪端》香港上演。

◆方小姐全家
◆方小姐全家

◆黃先生同兒子
◆黃先生同兒子

  故宮首部家庭音樂劇《甪端》征服香港觀眾

  甪端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獸,與麒麟相似,頭上有一角,能日行一萬八千里,通曉四方語言。如今,這一神獸化身可愛的擬人形象走入音樂劇,講述故宮文物傳承的歷史。故宮博物院大型沉浸式家庭音樂劇《甪端》日前在香港葵青劇院演出,適逢五一假期,儘管細雨霏霏,仍有許多家長帶着小朋友闔家前來觀賞演出,在引人入勝、令人笑淚交織的演出中,了解文物、故宮以及「典守者」的故事。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依江 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興偉

  《甪端》以「文物保護,文化傳承」為主旨,以故宮博物院藏品中的瑞獸「甪端」為原型。劇中,400多歲的神獸甪端帶着對世界的好奇與探索,與故宮宮廷歷史部老高的孫子高小端意外相遇,甪端腳踏千年「蛇爬爬」,和金甌永固杯、平復帖、梅雀圖等文物「小夥伴」,共同開啟了一段紫禁城探秘之旅。他們一起討論傳統文化與當今潮流,歷史堅守與未來憧憬,因文物傳承方式的創新而爭執不休,共同展開一系列鮮活、有趣而意義深遠的故事。

  寓教於樂 音樂元素豐富

  該劇歷時三年打造,為故宮博物院出品的首部家庭音樂劇,此前已於內地上演幾百場。《甪端》結合音樂、戲劇、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通過裸眼3D、AR技術和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生動展現了新時代文物保護與創新發展的故事。除了劇情引人入勝,更值得一提的是,全劇音樂風格豐富,以原創中國風的故宮童謠《故宮謠》為主旋律,還有其他原創流行音樂如《與時間賽跑》《故宮御貓護衛隊》等,恰到好處地渲染氛圍、表達情緒,令觀眾產生深深的共鳴。

  《甪端》劇情設計巧妙,不僅將冰冷文物擬人化,賦予其獨特的角色外形與性格特徵,台詞亦簡明生動而活潑,讓小朋友也能夠理解。而備受喜愛的「御貓」等角色,更走入觀眾席之中進行互動,為現場小朋友帶來驚喜與歡笑。

  好評如潮 「補習」文物南遷歷史

  劇中時時念起的台詞「子子孫孫永寶用」是青銅器上常見的銘文,寓意器物永世流傳,後世子孫也能一如既往地銘記和珍愛祖先的功德與榮耀。觀眾在觀劇過程中,不僅學到文物歷史、文物保護和傳承等方面的知識,亦感受到對生命教育的初步探索以及匠人精神的傳承,更了解到刻骨銘心的文物南遷歷史。

  《甪端》其中一段關於戰時文物南遷歷史的劇情,令不少觀眾都表示深受打動。帶同一對7歲子女前來觀演的方小姐說:「很多人不認識『甪端』的『甪』字,也有很多香港觀眾都不知道故宮文物南遷的這段歷史,看到那段時,我都流淚了。」她也說到觀演之後,兒子表示很想再去一次故宮,雖然在學校通識科中學到關於故宮建築與文物的知識,但觀看這部劇後,卻有了更生動直接的感受和好奇。

  觀眾:盼更多文化主題兒童劇來港

  當晚,帶十餘歲兒子前來觀演的黃先生,亦表示之前未有在香港看過這種題材的演出:「我們看演唱會和交響樂團演出比較多,但沒見過以中國文物為主題的兒童劇,這樣的演出非常適合小朋友。」

  新界青年聯會副主席劉德榮動員了區內十幾位家長帶同小朋友來觀看,他表示:「這種文化傳承題材的兒童劇在香港比較少見,我們都很期待國家更多文化機構或組織帶這樣的作品來港演出,因為推行國民教育的工作其實很需要這樣的作品助力,可謂『潤物細無聲』,現在香港社會越來越穩定,很適合宣揚這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