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漫話/舌尖上的偏見\江恆
英法這對老冤家,近期因為美食又掀起風波,與其他國家對英餐有褒有貶不同,法國輿論幾乎一面倒地給予差評,為何法國人對英式烹飪有如此大的偏見?
事情緣於不久前的一次國際旅遊業大會上,英國和法國公布了各自所做的一項民調調查,通過詢問六萬名受訪者的看法,對六十個國家的美食水準進行排名,但雙方的結果大相徑庭。英國民調顯示,英國在六十個國家中排名第十八位,而在法國民調中,英國位於第六十位,排名墊底。後者對英國如此不留情面,立即引起英國輿論的不滿,認為雖說英國美食水準欠佳,可還是有些拿手菜,更何況隨着近年一些國際超級名廚的入駐,餐飲水準有了很大提升。如果以米芝蓮指南為衡量標準,英國有一百八十七家餐廳獲得至少一星,與有二百六十九家的西班牙和二百二十八家的美國相比,差距並不是太大。這份民調顯然是法國人長期以來對英國形成的刻板印象。
正如英國美食作家詹姆斯·塔珀所說,這種現象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法國人形成了對英國美食的蔑視和嘲笑,將其呈現和描述為單調和令人厭惡。例如,在十九世紀法國「廚師之王」奧古斯特·埃斯科菲的《美食聖經》中,英式烹飪就是「在鹽水中煮沸」的烹飪術語。英國名廚邁克爾·格林沃爾德曾在法國的廚房系統中學習和磨練,並於二○一三年在巴黎開設了第一家英式薯條店。據他回憶稱,法國廚師對英式烹飪的看法很不友善,他們會告訴他去庫房取些「英國貨」,而這所謂的貨物實際上就是水,以此來嘲笑英國的。
另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九六七年上映的法國電影《悠長的假期》,由已故法國國寶級喜劇演員路易·菲奈斯主演,影片中令人震驚的英國食物是一個最大的笑點,比如給不聽話的法國小孩最大的懲罰,就是給他們塞「英國美食」,並且揶揄「英國有各式各樣的大餐」等等,話裏話外透露出法國人對英國菜深深的蔑視。英國喜劇演員塔蒂·麥克勞德在回憶錄中也提到類似的童年創傷,她從小在法國長大,十四歲那年曾和一批學生赴英國進行交流旅行,當時寄宿家庭為他們提供的午餐是切達乾酪、布蘭斯頓泡菜三文治和一包薯片,大家紛紛抱怨伙食太差。老師們聚集在午餐盒周圍,剝開加工過的白色麵包問道:「這個棕色的東西(乾酪混泡菜)是什麼?」聞着它的味道,然後說「這些可憐的孩子,他們不能吃這個。」
正是長期基於這樣的敘事,對法國人來說,英國餐桌上毫無美食可言,公眾普遍將英國食品視為學校布丁和炸魚薯條,據說去過倫敦的巴黎人都會吃一盤炸魚薯條,當作可親身體驗的笑料。用作家塔珀的話說,這種負面印象已根深蒂固,一提到英國的食物,浮現在人們腦海中的便只有白水煮肉、煮過勁的蔬菜、蔓越莓果凍和薄荷醬等這些沒有技術含量的東西,或者是從意大利、法國等引進的舶來品,像是被描述為缺乏健康的現代英國農民飲食傳統cucina povera(窮人料理),以及甜的可麗餅和鹹的加列特餅。此外,還有怪異的油炸「火星棒」(Mars Bar),類似於士力架一樣的能量棒,裏面有融化的巧克力和太妃糖,屬於又甜又膩的高熱量食品。
事實上,英國並不缺乏優良的食材,例如蘇格蘭海螯蝦和多寶魚都很出名,法國餐廳也一直對英國食材有着濃厚的興趣,只是英國人似乎對食物的態度是陌生的,或者說他們根本不知道怎麼吃。作者莎拉·拉卡博在《英格蘭》一書中解釋了英國菜在法國名聲很差的原因,首先,英法兩國之間的政治爭吵已有幾百年歷史,幾乎將相互看不上眼的情緒寫入了基因。其次,英國的一些研究人員將部分原因歸咎於工業革命導致大量人口遷移到城市,農產品逐漸被低成本的加工食品所取代。此外,英法有着完全不同的飲食方式,比如英國三文治是邊走邊吃,但法國沒有這樣的概念,而法國人在食物上願意花更多錢,並且講究色香味,可英國人不會這樣做,通常飲食粗糙且很不健康。當然還有觀念上的誤區,許多法國人還記得他們在英國求學時與當地人的相處情景,受到歡迎的英國寄宿家庭一般都是低收入家庭,他們需要微薄的報酬來換取照顧法國孩子,這導致孩子們往往吃得不好。
作家羅伯特·圖姆斯在《甜蜜的世仇:英法愛恨史三百年》一書中,提供更深入的視角,認為法國人對英國人有某種先天心理優勢。一方面,英國人過去視法國人大有文化,無論在食物、服裝或藝術上,皆是品味與舉止精妙的標誌。向來是比較多英國人前往法國,去讚嘆、體驗與享受。法國人總樂得接受其恭維,而且不禮尚往來。另一方面,盛行的文化潮流向來是從北往南流,來自英格蘭的東西經常改頭換面,變成法國的精髓,例如牛排、自行車賽、莫奈畫筆下的霧等等。這種往來的結果,就是兩國人喜歡把對方想成與自己相反,這是其他國家少有的文化纏結。英國飲食在法國口碑不佳,或許就來自於這種又愛又恨的混亂鄰里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