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冶若水/藝術與道德\胡恩威
藝術和道德有什麼關係?一件藝術品背後有沒有什麼道德價值呢?常言道:「觀其字,知其人。」看一個人如何寫字,寫出來的字怎樣,大概知道這個人的性格。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觀賞王羲之《蘭亭集序》、蘇軾《寒食帖》,相信不少人透過這些書法大家的美學產生很多聯想。比如,一個有專注力的人,他寫出來的字大多會很工整。
寫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寫字是一種紀律,所以看一個人寫出來的字,或許知道這個人的工作態度。從字跡可以推算他是否有專注力,或者他寫字技巧是否高。至於道德方面,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很多時候是另一回事。
西班牙著名畫家畢加索,私生活風流,在女性眼中他可能並非一個好男人,但他的而且確是一個舉足輕重的現代藝術家。美國詩人艾略特,他對太太用情專一,這是另一個相反例子。藝術與道德有沒有直接關係?有人認為藝術就是藝術,作品本身和藝術家是好人還是壞人可能沒有直接關係。
如今,我們有需要分析藝術和道德的關係嗎?從前藝術並非單純的只是創作一件消費品,那個年代,藝術是一種修為,例如在敦煌那些無名的藝術工匠。當一位藝術家就像僧人一樣,修煉的是藝術的「術」,追求修為。藝術不是用來包裝或建立形象,透過形象去推銷自己的藝術品。今時今日,藝術某種程度上變成消費品和投資產品之後,很多時候要用道德包裝作品,或塑造一個價值觀,從而達到吸引買家的目的。這種現象司空見慣。
藝術和道德是一個討論不完的議題,每位藝術家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每位觀眾看待不同的藝術家也有不同的道德標準。有些人愛屋及烏,就算是一些道德不完美的藝術家,他做了什麼錯事,他的粉絲會為他護航,找理由為他開脫。
道德和藝術其實很相似,有主觀性也有客觀性。賞析一件藝術品和評論做人的道德也是相似。有些人從主觀角度看,喜歡一件藝術品與否,同時亦有藝術評論的客觀學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