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應對/80億元雨水系統工程 力爭六年內完成

  圖:昨日紅色暴雨期間,有商場清潔工不停拖地清理地上雨水。\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
  圖:昨日紅色暴雨期間,有商場清潔工不停拖地清理地上雨水。\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

  本港去年屢受極端天氣影響,尤其是九月接連遭超強颱風「蘇拉」、世紀暴雨來襲,全港多處嚴重水浸。行政長官在去年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宣布,全速推展超過80億元的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發展局於上月底表示,渠務署正為有關工程項目同步進行招標,目標在約三年半至六年內,分階段完成該七項工程。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的80億元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包括曾出現嚴重水浸的黃大仙、港島東區,據了解,涉及興建摩士公園蓄洪池,在東區興建儲水水道,以抵擋200年一遇的大雨。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於今年4月24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提問時表示,渠務署計劃在今年度內,為七個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項目,爭取撥款共約80億元,為旺角、黃大仙、觀塘、九龍城、港島東、大埔、沙田及西貢區,進行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

  摩士公園建蓄洪池

  甯漢豪說,渠務署已加快工作,正為有關工程項目同步進行招標,以壓縮工程合約的採購時間,以期在獲得撥款批准後盡快開展改善工程,目標在約三年半至六年內分階段完成七項工程。

  上周有消息指出,渠務署的「黃大仙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石硤尾蓄洪計劃及東區和鯉魚門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兩個工程合約,招標期延長兩星期。渠務署解釋,投標過程接獲有意投標者反映,因應招標期較相近及部分重疊,需多點時間準備投標工作,所以將招標期由原來6星期,延長為8星期,相信不會影響整個工程的推展,亦不會令工程造價上升。

  另外,渠務署自去年九月至今,在全港各區進行一系列跟進工作,包括約120項小型改善工程,以盡早減低各區水浸風險,當中包括改善現有進水口及加建路邊集水溝和排水渠等,有關工程已大致完成。渠務署正進行11項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包括「尖沙咀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及「元朗防洪壩計劃」,以進一步加強城市的防洪和耐洪能力。

  渠務署亦正進行「應對海平面上升和極端降雨的防洪管理策略規劃研究」,以制訂長遠全港性防洪策略,目標在今年內完成研究。土木工程拓展署亦開展了「海岸管理計劃」研究,為規劃和實施城市的沿岸建設和防護提供指引,以及制訂長遠策略及防禦措施,預計今年內完成研究。

  路政署完成檢討轄下75個重要道路基礎設施抵禦水浸威脅的能力,預計在今年第二季完成有關應對措施的技術評估及擬定執行計劃,為落實有關措施的工程預計自明年起陸續分階段開展。路政署並會於今、明兩年分階段為沙田城門河、大埔林村河及大埔河沿岸的部分行人隧道,安裝水浸警告系統。

  大公報記者劉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