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探月縱深突破 香港貢獻舞台更闊
5月3日17時27分,中國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之後準確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由此開啟世界首次月背取樣之旅。嫦娥六號成功發射、實施月球背面採樣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穩健推進的重大成果,不僅是人類首次前往月球背面取樣,更將人類探索月球歷史的時間,從30億年挺進至40億年的歷史縱深。此次嫦娥六號搭載4個國家載荷和衛星項目,更開啟多國合作、共同探月、服務人類文明的第一步。尤令港人激動的是,香港貢獻再次閃耀於國家探月任務,理工大學容啟亮團隊設計的採樣器,將採集到人類第一抔來自月球背面的土壤,顯示香港完全有實力為國家航天工程作出更大貢獻,也激勵香港用好國家深空探測大舞台,加速發展香港航天產業,強勁香港增長引擎。
中國於2004年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中國探月工程20年,從給月球拍照,到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陸,再到成功帶回月壤,已順利完成「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目標,目前中國正在進行月球探測的四期工程,包括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嫦娥八號,主要是在月球南極建設一個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
嫦娥六號的任務,是為人類採集回「最古老」的月球樣品,當前人類進行的10次月球採樣返回,都是在月球正面,且美國和前蘇聯採集到的月球樣品地質年齡約為30億年,中國嫦娥五號採集的樣品約為20億年,而此次嫦娥六號不僅是人類首次到月球背面採集樣品,其採集的樣品更將達到40億年左右,將直接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演化的認識。嫦娥六號月球背面取樣任務歷時50多天,涉及着陸月球、開展採樣、月背起飛等11個飛行階段、每一步皆體現當今世界頂級太空技術,展現國家強大科研實力和雄厚國力,亦是人類探月邁向縱深的重大進步。
令港人深感振奮、自豪的是,此次嫦娥六號月背取樣任務,再次閃耀香港元素、香港貢獻,如香港理工大學容啟亮團隊此次為嫦娥六號探測器設計和製造了兩個取樣器、兩個近攝像機,將助力取回月背樣品。此次嫦娥六號發射,港理工容啟亮團隊及港大教授趙國春等皆受邀前往文昌觀禮,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講座教授趙國春表示,現場觀看火箭發射,感受到祖國航天事業發展的澎湃動力,更令他堅定發展行星科學研究的決心。據趙國春教授透露,港大地球科學系近期預計更名為「地球與行星科學系」,國家首次實現對火星「繞、落、巡」探測後,將對小行星實施取樣返回,並對木星進行探測,港大學者已全面參與這些計劃的前期研究。
國家航天事業正飛速發展,航天科研、航天產業機遇無限。據中國探月工程設計師吳偉仁院士介紹,嫦娥七號計劃2026年前後實施發射、前往月球南極尋找月球存在水的證據;嫦娥八號預計2028年發射、將勘查月球資源;2030年中國人將登陸月球。目前中國正加快推進國際月球科研站大科學工程,此次嫦娥六號搭載了法國、歐空局、意大利、巴基斯坦等4個國家的載荷和衛星項目,開啟人類多國合作、共同拓展人類認知、服務人類文明的新一頁。
國家對香港寄予厚望,希望航天事業中有更多香港元素、香港貢獻。港澳地區載荷專家參與國家第四批航天員選拔,選拔工作已基本完成、不久將正式對外公布,同時理大、港大的科研成果貢獻國家航天事業,這將激勵更多港人投身國家航天事業,亦為香港發展航天產業帶來重大機遇。特區政府要循勢而行、順勢而為,更多組織教育界學習國家航天重大成就,支持各大學加大航天研究投入,加快發展香港航天產業,增強香港發展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