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市場前景闊 需完善稅制強基建

  國際能源署:中國電動車性價比高 領跑全球

  香港文匯報訊 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穩定發展。國際能源署(IEA)上周二(4月23日)發布名為《2024年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估計全球今年可銷售1,700萬輛電動車,佔總銷量超過五分之一。報告分析,中國汽車製造商憑藉高性能和高性價比的電動車,將長期佔據市場優勢地位。電動車需求增加也會引起連鎖反應,需要各國在完善稅制、加強基建、增加電能供應方面採取措施。

  報告估計,中國今年電動車銷量可增至1,000萬輛,佔國內汽車銷量約45%。中國去年銷售的新車中,約60%電動汽車車型相較傳統車型更有價格競爭力。IEA估計到2030年,中國現有汽車約三分之一為電動車,美國和歐盟的電動車佔比則近五分之一。

  中國電動車出口去年增八成

  中國生產的電動車性價比高,令車企擁有出口優勢。IEA統計中國去年出口約120萬輛電動車,按年增長80%。分析認為,考慮到去年全球95%電動車銷量集中在中國、美國和歐洲三大市場,缺乏電動車本地品牌的發展中國家,擁有充滿潛力的市場,現有車企向發展中國家的出口情況,將決定電動車的成功。

  IEA稱,消費者逐步轉向電動車期間,各國通常徵收用於改善道路狀況的汽油稅和柴油稅,將面臨大幅減少的風險,估計去年這一部分稅收損失規模已達120億美元(約939億港元)。不過報告認為,當局可以改為按照行駛里程收費,或徵收道路通行費等,有助抵消燃油稅的缺口。轉向電動車推動削減空氣污染、降低醫療支出等間接節約成本也不可忽視。

  電力需求10年後翻倍

  報告亦指出,電動車充電所需的電力會愈來愈多。按照現時各國發展電動車產業的目標,到2035年,全球電動車電力需求將高達2.7萬億千瓦時,較去年的1.3萬億千瓦時增加逾一倍。到2035年,電動車的電力需求將佔全球電力需求9.8%,遠超現時的0.5%。

  IEA估計到2035年,全球銷售的電動車取代燃油車,可為全球平均每天節約超過1,000萬桶石油消耗,與美國現時每天的交通燃油消耗量相若。不過各國能否快速提供更實惠的電動車型號,以及部署足夠多的充電樁等設備,將是電動車的發展關鍵。去年全球安裝的公共充電樁數目已按年增加40%,但在未來10年,全球充電樁網絡還需擴展數倍,才能實現各國政府的目標。

  IAEA署長比羅爾形容,中國是全球電動車製造業領導者。對於全球各國,仔細規劃電力基建、管理用電峰值負載、研發智能充電技術,將是近期電動車相關決策的重要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