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拾荒者回收 減廢又扶貧

◆有研究指全港目前最多有3,456名拾荒者,每日回收量最多近16萬公斤。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有研究指全港目前最多有3,456名拾荒者,每日回收量最多近16萬公斤。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團體倡扶持拾荒者。 香港文匯報記者吳健怡  攝
◆團體倡扶持拾荒者。 香港文匯報記者吳健怡 攝

  研究指「業界」日回收量達16萬公斤 團體倡設登記制視為合作夥伴

  香港特區政府銳意推動減廢和回收,有關注拾荒者的團體昨日公布一項研究指,全港目前最多有3,456名拾荒者,每日回收量最多近16萬公斤。但隨着經濟氣氛轉差,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拾荒者工作時數有增無減,而垃圾收費實施後,拾荒者或要自購指定垃圾袋才能進行回收,額外開支倘大增將難維持生計,故建議特區政府豁免向拾荒者徵費,及為拾荒者建立登記制度,肯定他們作為回收業者的角色,並與拾荒者建立夥伴關係,提供配套以便拾荒者進行清理與回收,創造雙贏局面,又希望拾荒者獲更多社區人士理解與接納,由特區政府出面共建社區友善空間。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

  由聖雅各福群會、香港婦女勞工協會、新福事工協會「拾平台」等多個團體及學者組成的「拾荒者福祉關注組」,於去年11月在全港18區共84間回收舖及11輛回收街車接觸914位受訪者,收集到701份有效問卷,當中74.7%受訪者介乎60歲至79歲,女性拾荒者佔81.4%。

  倡豁免拾荒者指定袋徵費

  關注組根據有關數據推算,全港拾荒者人數介乎2,791人至3,456人,與2018年相比,拾荒3年以上的人數比例由62.8%升至70.5%,每周工作中位數由5天增至7天。他們每日回收量介乎13.8萬公斤至15.9萬公斤,數以千計拾荒者每天進行回收工作,對社會及環境有重大貢獻。

  拾荒者收入低微,每月平均收入1,566元,中位數僅750元,而每周工作日數中位數為7天,即至少有一半人每日拾荒。相比2018年,更多人為「賺取基本生計」而拾荒,佔整體三成,其餘絕大部分為幫補生計。研究估計愈多人士投身拾荒工作,拾荒亦應視為一種長期勞動的工種。

  特區政府將於8月實施垃圾收費,新福事工協會「拾平台」的鄧永謙認為,拾荒者每日進行回收,對社會及環境有重大貢獻,但不少拾荒者也不清楚垃圾收費實施後,每日要預備多少個綠色指定袋,費用亦只能自行負擔,期望特區政府可以豁免向他們徵費。

  肯定貢獻提供配套 利完善回收業鏈

  研究又發現,48.5%受訪者回收物或個人財物在過去3個月內曾被偷,較2018年升逾一成。27.6%受訪者則曾遭受巿民不禮貌對待,13.4%則遇到商舖不禮貌對待,反映拾荒者不為外界接納及理解。

  關注組認為政府應肯定拾荒者對社會的貢獻,建議設立登記制度為他們正名化。是次調查顯示,29%受訪拾荒者建議執法部門放寬阻街執法指引,27.7%則希望在社區能有「回收空間」,故建議政府與拾荒者或關注拾荒者組織建立夥伴關係,遇到須清除障礙物情況,食環署先與機構組織協作游說清理及考慮延長執法通知期,政府減少懲罰性執法,提供配套以便拾荒者進行清理與回收。

  關注組又建議政府部門與地區組織合作,在拾荒工作較頻繁的地方,設置回收空間,如公共街市規劃停泊手推車空間,並提供閉路電視監察,讓拾荒者合法擺放,及考慮活化空置政府用地,在就近拾荒者工作用地設手推車停泊區。長遠則從城市規劃着手,建議重新檢視和修訂《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中有關環保範疇的規劃標準,將拾荒者所需要的回收工作空間,列入日後新發展區的配套設施。

  對拾荒者曾遇到市民及商舖不禮貌對待,關注組建議多舉辦讓市民能與拾荒者互動的關懷活動,讓市民和商戶更了解他們在社區的角色,並倡議設立地區有價回收的資料庫,登記每區拾荒者慣常進行回收工作的位置,並記錄回收舖地點,開放讓市民提供拾荒者位置,方便公眾查閱區內回收資訊,並將回收物交拾荒者處理,促進拾荒者、市民與回收商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