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香港郵政應力求創新
香港郵政近年競爭力大不如前。審計署昨日公布最新一份審計報告顯示,香港郵政於過去十年,共有7年錄得運作虧損,更有9年未能達到固定資產目標回報率。香港郵政有別於一般自負盈虧的物流企業,需要確保本港偏遠地區亦能享受優質郵遞服務,盈利率受壓能夠理解。但其近年競爭乏力,未能打造出新的業務增長點亦是不爭事實。期望相關方面能痛定思痛,革故鼎新,盡快走出低谷。
香港營商環境不斷變化,一般信件和包裹業務大減,故政府於1995年注資成立郵政基金,寄望郵政有別於一般公營機構,能以更靈活的運作方式應對各方競爭。在首20年,有8年錄得運作虧損,14年達不到固定資產目標回報率。但在之後的10年,便有7年虧損,9年未達目標回報率,顯示香港郵政的競爭力不斷下跌,情況堪虞。
香港郵政回應報告表示,預計傳統郵件服務業務會繼續虧損,須由電子商貿服務等非傳統服務的盈利補貼。然而審計署檢視香港郵政於2018/19 至 2022/23 年度五年間,本地電子商貿服務每年盈利均錄得負數,而且虧損更加多達收入的三倍。而過去三年,其本地電子商貿服務收入亦較預期分別大幅減少 69%、64% 和 71%。如果不能找出導致競爭力惡化的內外癥結,香港郵政打算以非傳統服務盈利補貼傳統服務的算盤恐怕只會落空。
香港郵政負有社會責任,政府亦相應給予清關手續簡便及低稅率等優惠,相對於一般物流企業並非毫無優勢。然而,稍有留意不難發現,其不但對外不敵DHL、FedEx和UPS等快遞公司的競爭,投遞內地更加不是順豐等內地物流公司的對手。連本地快遞服務近年亦不斷被順豐蠶食,在站點設置、科技應用和送貨上門服務等方面節節敗退,產品和服務創新能力不足暴露無遺。
事實上,隨着電商興起,跨境郵遞服務需求及增幅驚人,香港郵政服務未能突破,故只能眼白白將「蛋糕」拱手讓人。如今大灣區經濟發展勢頭喜人,「低空經濟」商機湧現,內地通過無人機進行快遞運輸和配送等物流模式相繼試驗成功,香港郵政面對大灣區這個數以萬億計的快遞物流市場,好應以創新思維加快搶灘布局城際「低空經濟」和一小時生活圈的龐大商機,以嶄新的服務面貌示人,才能突出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