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擬百億加速三新型工業

  工業專員冀引進150企業 製造業GDP佔比增至5%

  特區政府提出要全速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以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2022年12月公布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為未來5至10年香港創科發展制訂清晰路徑和戰略規劃。今年2月獲特區政府委任為工業專員(創新及科技)的葛明,近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今年重點工作是盡快推出100億元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長遠而言,則是要透過計劃引進150間企業,期待將製造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由目前約1%提高至2032年的5%。

  今年2月26日履新的葛明,其領導的新型工業發展辦公室同日成立。他指辦公室主要工作是統籌和監督有關新型工業發展的策略和相關政策,建造更好的發展氛圍和環境,同時作為一扇重要「窗口」,協助外企來港落戶發展並解決過程中的困難,如介紹香港相關政策和興建廠房等。

  葛明表示,「新質生產力」今年3月在全國兩會上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反映國家期望透過提升新質生產力推動新型工業化,以實現高質量發展,「這與特區政府思路相同,也是《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的發展方向。」

  葛明認為,刻下首要工作是盡快獲立法會財委會通過撥款,年內推出100億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通過計劃,三大產業(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以及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的企業),可獲政府1比2(政府1、企業2)配對形式提供資助,以設立生產設施等,每間企業最多獲兩億元資助額。他強調有完善流程及準則評估企業是否符合資格,以及項目帶來的經濟效益。

  對於只資助該三大產業,他說:「無可能什麼都做,該三個產業香港有相對優勢,且是大灣區其他城市以至北京和上海都覺得重要,對經濟發展的促進及拉動作用非常重要。」

  與內地差異發展優勢互補

  其中在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方面,香港過去數年相關學術論文數量及被引用次數均位列世界前三,加上香港培育了商湯等知名企業。至於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葛明指香港底子好,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輕工產業在全球上舉足輕重,最高峰時的輕工業產品佔香港出口量80%,「只要日後香港以人工智能加製造業或生命產業一併發展,可發展出新的產業並有本身的優勢。」他強調三大產業範疇大、空間大,可與內地差異發展、優勢互補。

  葛明說,新型工業發展辦公室未來工作亦包括協助重點企業來港「落地」發展、支持本港傳統產業利用創科升級轉型,以及扶持初創企業「做大做強」;同時亦協同其他政府部門積極搶企業、搶人才,「目標是2027年內引進100間策略性企業。」此外,希望把新型工業資助計劃下的智能生產線由目前約30條增至2027年的130條。

  葛明在出任工業專員前,從事人工智能、機械人、大數據、智能製造等領域的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並曾協助和推動香港企業建立和完成不少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示範項目。他任職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時曾協助的項目,則包括港企NiRoTech獲特區政府「投資研發現金回贈計劃」資助門禁系統智能生產線。NiRoTech的廠房生產線原設於深圳和越南,2019年回流香港於元朗設廠,去年7月更進駐將軍澳創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