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處理/古籍破損南北有別 修復方法見招拆招
在25年的職業生涯中,張奇發現,各地的古籍破損情況會有一定的差異。「最顯著的就是南北古籍破損的差異,比如說嶺南、廣東地區,在春節以及回南天的時候,書籍發霉的現象就會特別嚴重。但北方普遍比較乾燥,不會出現發霉的情況,北方古籍多是斷裂、蟲蛀這類的破損的古籍比較嚴重。」
記者了解到,古籍修復有南北之分,主要是因為南北方氣候地理環境不同,因此在操作順序、修復手法上有所區別。北方因為氣候乾燥,古籍風化、焦脆的情況就比較多,針對這種情況只能整頁托裱,即在待修書葉的背面塗滿漿糊,覆蓋一張新的紙上去。南方的古籍,因為天氣潮濕,被蟲蛀或發霉的很多,往往需要去霉、書葉孔洞補破。如果在南方進行整頁脫裱的方法,所運用的漿糊也會更多,未來更容易招到蟲蛀。
同時,在修復處理中,中西方古籍也有顯著的差異。張奇表示,「西方古籍多是羊皮卷,修復需要縫線、挑選各種皮料、燙金、起脊等一系列工序,所用的修復工具與修復工序與中國古籍修復都是完全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