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戲院日」培養年輕人觀影興趣
現時香港觀眾不願入戲院觀影是大問題,導致電影票房低迷。當電影票價昂貴,看電影變成高消費活動,市民自然會優先選擇入戲院觀賞大製作電影,如此這般對港片和內地電影影響甚大。
今年4月21日舉行的「全港戲院日」,全線戲院不論任何場次、任何放映格式劃一票價$30,低價自然吸引更多觀眾入場。當日雖暴雨連場,卻沒有減退觀眾到戲院欣賞電影的興致,全日共錄得203,869入場人次,創下有紀錄以來最高的周日入場人次。
洪祖星認為,此活動對香港電影人釋放出利好信號,能讓香港電影人更有信心、更主動拍電影,同時也能培養更多本地年輕人對電影的興趣。黃百鳴也稱,活動對電影業有幫助,將同政府提出每季搞一次。
英皇影業集團總經理袁彥文表示,一次性活動對生意的幫助屬杯水車薪 ,盼帶動整體觀影氛圍,「所以有『全港戲院日』活動,正如金像獎頒獎典禮,每年都是一件盛事。活動能增加多少票房?其實不是只看經濟效益,而是看對整個產業的影響,戲院是一個主要的窗口,應該同市民一齊去分享一件事。電影票房視乎市民習慣和社會氣氛,例如市民會不會經常出門用餐、逛街、看電影。」他稱「全港戲院日」去年共有22萬人次參與,屬效果「好好」「人數好高」,「今年入場人次會有挑戰性,都希望可以做到去年的成績。」
洪祖星說,電影觀眾需要培養,這是特區政府應着力的方向。「40年前,港人喜歡意大利片、英國片,而不是美國片,後來美國把全世界明星全部吸引過去拍片,去全世界做首映禮,才把美國電影推向了整個世界。從這個角度來說,觀眾是需要培養,也能夠培養的。『全港戲院日』是個機會,特區政府要利用好這個機會,培養更多觀眾的觀影習慣,讓更多港人走進電影院,建議未來可以每月舉行一次。電影具有重要的宣傳作用,尤其是要推廣內地電影,能幫助香港年輕人更了解祖國文化和風土人情,建立更強的國家文化認同感,真的要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