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靈犀/人行或調整貨幣調控方式\李靈修

  圖:人行現在要防止利率過低導致內卷式競爭加劇。
  圖:人行現在要防止利率過低導致內卷式競爭加劇。

  人行購債話題發酵多日,現已成為市場最熱焦點。筆者此前已撰文探討過「中國版QE」操作性的可能,今日再談談人行態度轉變的原因。

  有關「財政赤字貨幣化」問題,內地曾展開過多輪激辯,最近一次發生在2018年7月。彼時擔任人行研究局局長的徐忠指出,為應對「有效需求不足」帶來的經濟下行挑戰,中央財政可考慮進一步提高赤字水平。而貨幣政策應保持獨立性,不能為財政政策「補位」。其後化名「青尺」的財政相關人士刊登文章,對徐忠觀點進行逐一反駁,並引發市場廣泛討論。

  利率傳導機制不暢

  最終來看,「貨幣精準施策,避免大水漫灌」的觀點在當時佔據了上風。但為何眼下大家又重新聚焦這一議題了呢?

  今年樓市下行趨勢仍然明顯,需要拉動基建投資進行對沖,同時地方化債也步入關鍵階段。也因此,財政發債壓力較往年更大。截至目前,中央政府已計劃發行4.0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一般國債、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同時地方政府計劃發行3.9萬億元專項債。兩者合計總規模超過9億元。

  通常情況下,伴隨着發債高峰期的到來,人行會通過降息的方式,緩解財政付息壓力,但現時金融環境出現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是銀行淨息差壓力。去年為配合化債進程,人行兩次下調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了保住淨息差,商業銀行也連續四次降低存款利率。

  即便如此,商業銀行目前的淨息差已持續低於1.8%的合意臨界值,甚至在2023年末下滑至1.69%的歷史低位。內地商業銀行80%左右的收入來自於淨利息,持續降息對其經營造成很大壓力。

  其次是利率傳導機制不暢。2015年四季度開始,人行開始着手打造「利率走廊」,旨在推動貨幣政策調控由數量型轉向價格型的轉變。「利率走廊」是以常備借貸便利(SLF)為上限,7天拆借回購利率為下限的目標區間,而銀行間7天質押式回購利率(DR007)在這一走廊內震盪。

  降息周期或告一段落

  但從後來的走勢看,作為基準目標利率的DR007波動過大,無法全面體現人行的調控意圖,有時還會出現信號混亂的現象。去年人行通過MLF和PSL等工具投放的資金,沒能產生足夠的市場流動性,甚至造成了嚴重的資金空轉問題。

  基於以上種種,後市貨幣調控方式可能會發生轉變。本周四(18日)下午,在回應「實際利率過高」提問時,人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表示,不同行業和企業感受不一樣,現在要防止利率過低導致內卷式競爭加劇。

  筆者認為,官方表態可能意味着降息周期或告一段落。接下來,人行大概率會在二級市場購買國債,採取定向發行的方式向市場輸送流動性,該舉措對人幣匯率的擾動也相對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