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靈犀/如何應對「經濟民族主義」挑戰?\李靈修

  圖:中國應對經濟民族主義的外部挑戰,最直接的方法是擴大內需市場。
  圖:中國應對經濟民族主義的外部挑戰,最直接的方法是擴大內需市場。

  繼美國財長耶倫之後,德國總理朔爾茨同樣時隔一年再度訪華。由於經貿往來一直被看做是兩國關係的壓艙石,海外媒體也順勢在「產能過剩」上大作文章。在經濟民族主義(Economic Nationalism)全球蔓延的當下,中德經貿的健康穩定顯得尤為重要。

  德國是歐洲少有的對中國形成貿易順差的國家,特別是對華出口方面增長趨勢明顯,這也為中德友好關係打下堅實基礎。但疫情期間,兩國貿易數據大幅波動,並且於2022年出現逆轉,雖然2023年有所恢復,但順差規模較小(見圖)。

  中德貿易出現波動

  分項來看,2023年德國對中國進口與出口均有下滑,且前者降幅大於後者。其中,來自中國貨物進口額同比下降19.2%,對中國貨物出口額同比減少8.8%,尤其是汽車與化工產品成為「重災區」。

  在俄烏衝突爆發之後,德國經濟表現持續低迷。去年德國GDP下降0.3%。這也是該國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第二次出現經濟衰退。也因此,德國對本國製造業的競爭力產生擔憂,進而催生出「去風險化」論調,認為應降低對中國貿易的「過度依賴」。

  德國過去以汽車製造業為榮,如今不單對華出口規模萎縮,在本土市場上亦要面對中國電動車新勢力的挑戰。國內政治壓力因此陡升,也引發出連鎖反應。2023年9月,歐盟發起對中國新能源車的反補貼調查。

  關於「新三樣」存在低價傾銷的質疑,筆者於4月14日撰文《「產能過剩論」是拜登經濟學的遮羞布》已作反駁。但現時問題在於,即便自由貿易紅利已在全球形成共識,但保護主義情緒依然大行其道。

  這是由於在全球化轉向全球分化的過程中,經濟民族主義再度崛起。該理論最早可追溯至17世紀的重商主義學派,並於19世紀成為大國之間的共識。以關稅保護本國製造業的產業政策,最早就是由美國財政部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提出的,後來成為經濟民族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

  提振內需緩解外部衝擊

  經濟民族主義的核心思想認為,政府應當通過各種經濟政策來維護和增強本國的經濟利益,包括但不限於關稅保護、補貼國內產業、限制外國投資等措施。回顧歷史,通常在經濟危機期間,經濟民族主義會反覆強化。

  依據經濟民族主義的邏輯,很容易按照出口數據,簡單將外貿夥伴區分為「朋友」與「敵人」。德國聯邦統計局今年3月數據顯示,在德國貿易夥伴重要程度排名中,中國以2541億歐元的貿易額排名居首,但僅比次席的美國多出15億歐元。專家預測,鑒於美國市場的需求強勁,最晚不過2025年,美國將取代中國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反觀中國,製造業出海已是大勢所趨,但同時也須平衡內外循環。而應對經濟民族主義的外部挑戰,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擴大內需市場。只要本國消費得到有效提振,對內可以促進通脹回暖,進而帶動居民收入增長;對外有利於平衡國際貿易關係,消解民粹情緒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