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裏行間蘊含本土文化新舊交替 愛你一萬字 發掘社區人文生活底蘊
文字最能記載事物。無論是人類文明的考掘、文化歷史的變遷還是芸芸眾生的悲喜,通通都能由文字傳承。然而紙短情長,偏偏文字又最為含蓄。發展到科技生活日新月異的今天,文字不再具有唯一性,卻有最浪漫的兼容性,承載着人的故事與情感,也連結社區的生活與文化。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茜
AIRSIDE的GATE33藝文館策劃「愛你一萬字」當代藝術作品聯展,邀請10個當代藝術單位,以「字」為構想,透過不同藝術載體,展現從社區脈絡收集到的歷史和故事,讓大家深入了解與啟德相連的九龍城、新蒲崗、土瓜灣、黃大仙的獨有文化底蘊及港式人情味,同時以藝術開啟對社區未來的想像。
策展團隊及藝術家在這四個正經歷新舊交替、又甚具自身魅力的啟德毗鄰社區當中,發掘有趣又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元素,作為文化及藝術創作項目的想像和延伸的起點。「愛你一萬字」當代藝術作品聯展由即日起至6月12日以四大主題展區與大型藝術家裝置及互動作品,展示社區中的人、事、店、文化、歷史與文字之間的緊密關係。
新蒲崗象形文字傢具 重溫「香港製造」的崢嶸歲月
上世紀六十至八十年代香港輕工業發展蓬勃,新蒲崗曾是香港昔日的輕工業重地。隨着「香港製造」產業漸漸式微,作為本地輕工業中流砥柱的勞動力——勞動階層也鮮被提起。香港工業設計師利志榮夥拍年輕設計師李鴻健,對新蒲崗作出細微觀察,從當區的人文及工業活動,創作出屬於新蒲崗的象形文字;同時以立體符號的形式,致敬新蒲崗昔日製造業。
利志榮說,自己本身對新蒲崗的印象比較淡,接下來這個計劃後,便與李鴻健前往觀察,他們發現,膠箱是迄今為止新蒲崗仍然留存與使用量最大的物件,就產生了以此為象徵的想法。「工業這個主題是從歷史的角度去發掘的,其實新蒲崗已經轉變了很久、很多,很多有創意的單位已經進駐了,但是有一些工業產業還是會繼續留下,都與生產有關係。」利志榮說。
「有趣的地方在於膠箱還是在頻繁地運作,」利志榮說,「所以我們決定採用膠箱作為符號,這是一個舊式香港與現代化香港的相同之處。」他們希望能將新蒲崗的面貌呈現出來,包括歷史中的樣子與現今的新產業,「希望這是一個起點。」
另一位設計師李鴻健說:「當中產生的困難在於怎麼將字、新蒲崗與藝術品之間產生聯結,三件事本身的關係不近,所以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思考如何結合。」一開始他們想過很多方案,比如傢具本身是組合式的,但最後認為直接的呈現是最好的表達。「我們以往都有將不同的概念加入到傢俬裏,但這次是非常貼切地將文字融合進去,需要比較大的想像力。」他說。
他們以傢具作為載體,讓漢字變成一種立體的「視覺表達」——以「生」產、努「力」、「手」作仔及「辶」(運輸)四字創作的傢具,一起集體回憶「打工仔」不屈不撓的拚搏精神,以及「香港製造」登上世界榜首的崢嶸歲月。「我們最初就在摸索什麼樣的字眼會與新蒲崗的產業有關係,最後選擇這幾個字因為都是與生產本身有密切的關係。」利志榮說。
九龍城重塑社區元素與聲音 打造沉浸式影像體驗
大家對九龍城的印象離不開「舊機場」「小泰國」「小潮州」等,時至今日,九龍城仍然是一個文化底蘊十分多元化的地區,不僅有道地的泰式美食,也將他們的語言、文字與香港文化糅合,慢慢流入歷史長河。
新生代平面設計師Jonathan Mak(麥朗)於九龍城區與泰裔小朋友和街坊互動,鼓勵他們以文字與聲音表達對社區的想法;Jonathan還搜羅了於九龍城內出現的文字如招牌、街招等元素結合,以「見字生聲」(Sound Type)為創作媒介,創作流動的光影作品並將之搬上大熒幕,讓觀眾透過沉浸式影像體驗,遙想九龍城的社區群像。另外,將於同場發布全新「見字生聲機」(Sound Type Radio)互動裝置,讓大家動手、出聲嘗試,分享創作者如何透過調整聲頻,變出精奇、活潑的文字形態。
在九龍城經營泰國餐廳的Kreimuk已經在香港生活了15年,她認為九龍城的社區變遷雖然很大,但仍然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泰國的原生文化。她用流利的粵語表示:「中文和泰文的區別很大,但在熟悉中文後,覺得很多時候中文的形態更能表現事物,很有趣。」她認為該創作能夠用文字將社區文化表現出來,希望泰國文化能夠長久留在九龍城,不要被同化,這才是多元化香港的意義。
土瓜灣街坊贈字匯成 「贈字無限鏡房」折射無限祝福
充滿舊香港情懷的土瓜灣是切切實實的民生社區,不少同鄉會、武館、醫館、跌打館早年落戶此地,與區內勞動階層建立了深厚的關係,舖內「骨科聖手」「仁心仁術」等鏡牌反映鄰里和睦、饋贈文化等土瓜灣特色。
對於從前的鏡牌文化,有土瓜灣的舊街坊說道:「以前的年代是沒辦法上網參考評論的,所以除了口耳相傳之外,這些鏡牌無形中也為這些師傅增加了口碑,是一件非常溫暖的事。」而年紀稍輕的市民,對於這種情懷也會產生好感:「會給人一種這間舖很老字號、很有經驗的感覺。」
本地手繪字藝術家Katol Lo深入土瓜灣社區,以街頭寫字的工作坊形式,駐紮土瓜灣多家地膽小店,包括來泰巷、麻雀客棧、生昌焙豆,收集街坊對地區小店的日常連結,親邀他們寫下對店舖的祝福與感謝,並以街坊所寫的文字作為基礎,取舊日土瓜灣跌打館與醫館「鏡牌」為靈感,以其美學觸覺創作新世代的文字牌匾,於「贈字無限鏡房」內呈現,折射出街坊與店舖的深厚感情與聯繫。
傳統題字注重文筆和格式,在四次工作坊中,街坊們絞盡腦汁,迸發各種不同新舊風格的字句,內容誠摯正向,幽默貼地,包括「燒賣是福」、「心意永存」、「香茜聖手」等。Katol亦秉承贈字文化精神,細聽店主的故事後,創作一組別具玩味風格的藝術鏡牌,贈送土瓜灣小店、單位,寄望這種土生土長的社群精神,心意永傳。
黃大仙天人連結 藉「文字空間」傳遞祝願
黃大仙乃香港本土信仰價值的孕育地之一,而信仰精神正是組成社區日常的重要元素之一。北魏真書體創作者兼字體設計師陳濬人(Adonian Chan),從黃大仙祠為創作出發點,以傳統道教神秘「諱字」的造字學為基礎,運用設計手法拆解、重組和再生成全新版本後,夥拍本地玩具設計單位LeeeeeeToy,創作出糅合「光、道、心」三個字的字型與意義的全新立體文字玩具雕塑,表達人類對於自然界的期許,也延伸着人們的心靈追求。
LeeeeeeToy更製作了100位搪膠「人」物,活現祠內善信參拜的眾生相;上有北魏真書自創諱字立體作品,化身「大人物」與大家見面,向大家作出美好祝願。北魏真書亦同時與設計工作室HATO聯手,以活潑的數碼互動裝置,讓大家跟着北魏真書的文字,以舞步跳走人間界,在GATE33藝文館內建構一個有趣的「文字空間」。
玩轉部件模版 創作專屬「繪系文字」
在四大主題展區之外,「愛你一萬字」同場還有三個創作單位,包括扎根土瓜灣的舊物店夕拾,展示香港舊物件上的文字之美;「都市字治学」(Citywording)主理人Dave Choi,蒐集路上觀察的城市字體,製成以昆蟲標本作為藍本的《見字圖鑑》;設計工作室COMING-SOON主理人兼平面設計師Jason Chan,以當代設計元素製作了不同的文字部件模版(Stencil),讓未必懂設計和造字的大家,發揮自身的想像力,創作專屬於你的「繪系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