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報道/舊廈消防隱患處處 住戶提心吊膽
華豐大廈三級火揭露本港舊樓消防隱患,大公報記者昨日走訪太子、旺角、土瓜灣及荃灣等舊樓林立的地區,發現不少舊式商住大廈消防隱患處處:大廈防火門常開、雜物阻塞通道、滅火筒過期甚至檢驗不及格……居民日日提心吊膽,但大部分舊式大廈對提升安全設備採取「拖字訣」。
有立法會議員、區議員與專家均認為,政府須重點加強對舊樓、「三無大廈」的監督管理,建議修訂消防條例,將新舊樓要求加以區分,令舊樓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循序漸進提升消防安全設施。\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蘇荣、易曉彤(文) 調查組(圖)
旺角金輪大廈樓齡66年,樓高16層,大公報記者現場觀察發現,有約40間賓館或酒店在營業,並有不少劏房,除了住戶,還有不少拉着大行李箱的遊客。大廈的防火門全部沒關上,部分更被人用磚頭等雜物卡住以防關上。多層的走火通道、樓梯間堆放了扶手梯、木箱、建築材料等雜物,樓梯間有電線槽的電線外露。
樓齡54年的旺角花園街仁康大廈,也有多間賓館經營。大公報記者從頂樓向下逐層觀察,發現梯間堆積大量雜物,部分樓層的雜物佔據半條通道。大廈每隔兩層放有一個手提式滅火筒,但全部已過期,部分顯示製造日期是2012年,最後檢查日期是2016年,更有部分滅火筒在2016年的檢查結果是「不合格」。
土瓜灣的益豐大廈同樣是賓館及劏房混雜,大廈防火門常開,部分更已破爛,走廊及梯間堆積雜物包括廢棄床褥、傢俬、旅行箱等,各層走廊均掛滿衣物及床單,一旦火警,逃生困難。
多劏房賓館 業主維修意欲低
荃灣沙咀道坤德樓的三樓梯間,貼有一張2013年消防裝置及設備證書,手提式滅火桶檢查日期自2013年後便沒再更新;四樓梯間滅火桶的檢查結果為「不合格」。隔鄰的沙咀道237號大廈,沒有消防喉和滅火桶。而在沙咀道243號、川龍街38號及42號,記者發現沒標示檢查日期的滅火桶、被破壞的火警鐘,防火門常開,走廊堆積雜物,電線糾纏打結。
有關大廈的居民都擔心消防隱患。金輪大廈住戶陳小姐說,幾年前曾發生火警,幸無傷亡,希望籌劃中的大維修可提升整體安全。益豐大廈的陳先生說,電梯不時故障,火警鐘誤鳴,雖然擔心有危險,但自己只是租客,無權左右大廈管理,「如果太危險就搬。」
油尖旺區議員陳少棠表示,舊式商住大廈由於店舖多、劏房多,普遍存在防火門常開、雜物阻塞走火通道、用電超負荷等問題,而且業權分散,將單位出租的業主,維修意欲低,就算收到政府的消防令、清拆令等,普遍採取「拖字訣」,「他們知道舊樓有很多問題,通常想待收到幾張政府命令後,才一齊夾錢處理,不然一年夾幾次錢,會有人有意見。」
荃灣區區議員葛兆源表示,當區舊樓有6000多個劏房戶,曾有居民反映擔心防火設備不足,火警時或逃生無門;有居民喜歡到天台晾曬衣物,為求方便,長期打開防火門。葛認為,華豐大廈火警敲響了警鐘,希望消防處和民政署加強合作,巡查舊樓消防安全,督促做好消防設備。
本港現有1.35萬幢於1987年前落成的舊式商住大廈,當時消防規例未要求安裝自動噴灑系統、公共照明系統等,直至2007年通過《消防安全(建築物)條例》,政府要求有關大廈逐步提升消防裝備。
消防處表示,截至上月底,消防處及屋宇署共巡查了1.09萬幢舊式綜合用途樓宇。其中1.04萬幢目標樓宇的業主及佔用人,被發出超過29萬張「消防安全指示」,當中只有約11萬張指示已獲遵辦或撤銷。
近萬幢樓未遵消防安全指示
屋宇署表示,截至去年底,全港有9578幢未遵從消防安全指示,較多分布在油尖旺、深水埗及中西區,分別有1843幢、1267幢及1076幢。
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說,很多舊樓的設計、設施、管理不符現時要求,但不少法團認為難以滿足要求,修葺工程價格較高,乾脆對整改要求視而不見。他建議政府考慮在修例時對新舊樓的要求加以區分,令舊樓在力所能及下,循序漸進地提升消防安全設施。
消防處前處長、香港工程師學會消防分部顧問林振敏認為,香港雖然高樓林立、樓宇密集,但只要大廈物管團隊日常做好消防設施管理、巡視和保養,提升預警能力和撲滅早期火災的能力,加強消防演習,就可以大大降低火災風險。他認為,政府要加強規管賓館、劏房等地的消防安全,確保消防通道、防火門、防火門、消防喉嚨等設施符合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