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悠遊說】瀏覽歷史社交平台 慎防誤導「帶風向」
一張舊照,一條陳舊的短片,便得到幾千上萬的點讚,這種情況經常在歷史和懷舊作主題的歷史社交平台出現。
對於非歷史研究者而言,這是與歷史知識拉近距離的一個好方法,輕輕鬆鬆地認識歷史。
大約在十多年前,互聯網進入Web 2.0世代,社交網站及社交平台亦因而興起。自此,在互聯網世界中,信息發布者與信息接收者的界線變得模糊,以往只能接收信息的普羅大眾也可以成為信息發布者。在這個潮流發展下,以歷史為主題的社交網站開始興起。
事實上,歷史主題的社交網站興起,對推廣歷史知識方面確實有不少好處。首先,它提供了一個集中展示和討論歷史知識的平台,多元化題材使得受眾可擴闊個人視野和知識面。例如通過舊照片和影片,激發大眾對某些人和事的興趣,對提升大眾對歷史的熱情有一定的幫助。
此外,歷史主題的社交網站有助於打破時空限制,通過互聯網「部落化」的特性,使得擁有相近喜好的用戶可以聚在一起,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學習心得、私人珍藏等。例如,身處香港的網民,可與身處世界各地的網民交流,通過相互回應、留言,形成一個興趣群組,相互啟發,促進歷史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知識正確性存疑 用戶需留神
然而,這類社交網站也存在一些潛在問題。網絡世界環境的複雜性導致一些不準確,甚至錯誤的歷史信息可能會在這些平台上傳播。
這是由於社交網站缺乏正規媒體平台的監管制度,抑或發布信息者沒有接受足夠的專業訓練幫助其判斷信息真偽。尤其是現在盛行「內容農場」,即是一些網站為了牟利,無底線地編造、捏合信息以博人眼球,這些信息真假難辨,且難以溯源,過往就有資深傳媒人誤信錯誤信息並引用,誤導大眾。
更惡劣的是,部分人為了自己一些目的,刻意發布不完全信息,引導甚至誤導受眾。香港有以懷舊為主題的Facebook主頁,通過文字影片等資料,刻意激起受眾對於特區政府的負面情緒。該平台喜以發布港英管治時期香港的一些舊照片,然後加一句說明指以往的香港真美麗云云,背後動機就是通過簡單的今昔對比,意圖凸顯香港今不如昔。縱使一些網友會點讚,純粹當作懷舊,但久而久之他們有可能產生對特區政府管治的不滿情緒。這種心懷不軌的刻意引導(網絡術語稱為「帶風向」),暴露出了這類歷史社交平台的短板。
人們經常說互聯網是雙刃劍,信息獲取便捷的同時,其正確性卻難以保證,這也是歷史社交平台推廣歷史知識的一個問題。然而,歷史社交平台的興起也正是公眾史學的一種新推展模式,其傳播速度快、範圍廣,滲透層次和程度更深,正是歷史知識向大眾推廣需要做到的效果。
◆羅公展恒(資深文化工作者,清華大學歷史學碩士,從事歷史、文化教育工作多年,曾主理歷史文化社交專頁及出版多本文化教育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