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望互釋善意 共促和平統一 台青:島內學生熱盼參與兩岸交流

◆4月9日,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和台灣青年一行到訪北京大學,兩岸師生展開座談。 中新社
◆4月9日,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和台灣青年一行到訪北京大學,兩岸師生展開座談。 中新社

◆林書任(右)與父親林春福(中)在四川大涼山種植油橄欖。受訪者供圖
◆林書任(右)與父親林春福(中)在四川大涼山種植油橄欖。受訪者供圖

◆楊品驊(左)參加海峽論壇時與朋友合影。香港文匯報記者蔣煌基  攝
◆楊品驊(左)參加海峽論壇時與朋友合影。香港文匯報記者蔣煌基 攝

◆陳鈺瀚(左)在福州三坊七巷與同學合影。香港文匯報福建傳真
◆陳鈺瀚(左)在福州三坊七巷與同學合影。香港文匯報福建傳真

◆林毓峰認為,馬英九大陸行具正面意義。受訪者供圖
◆林毓峰認為,馬英九大陸行具正面意義。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蔣煌基 泉州報道)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10日下午在北京會見馬英九一行,台青們普遍認為馬英九此番帶團訪問大陸,對促進兩岸青年增進彼此了解有正向意義,也寄望兩岸互釋善意、雙向交流,共同促進兩岸和平統一。「傳承中華文化,促進兩岸統一,就寄託在我們年輕人身上。」在福建就讀華僑大學大二的台生陳鈺瀚說。

  從深圳、廣州,到西安、北京,在短短11天裏,馬英九率領台灣青年在大陸既感受到了中國大江南北的地理差異,也感受到深圳的高科技發展、廣州清末民初的革命歷史、西安和北京等地厚重的文化底蘊。「馬英九一行此行,除了定位為『和平之旅』外,我認為更是把希望寄託在青年一代。」陳鈺瀚說,從「習馬二度會面」談話內容,以及兩岸年輕人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台灣年輕人對大陸的生活、文化是嚮往的,大家都希望參與到彼此的生活中,以此促進兩岸更多交流和情感融合。

  民進黨讓台灣陷入兵兇戰危境地

  馬英九在與習近平的會談中表示,看着兩岸青年學子的熱情善意,他進一步思考中華民族子孫後代的幸福。「這次『習馬會』,讓我感覺時光循環了。」在四川省的台青林書任2013年在北大讀博,「第一次『習馬會』,兩岸關係融洽,後來蔡英文於2016年開始執政,可以明顯感受到兩岸關係急轉直下。」他表示,大陸一直釋放充分善意,期待借由今次「習馬會」讓兩岸關係恢復融洽,有更多青年參與到兩岸融合發展的大潮中來。

  同樣,生活在福建且娶了大陸太太的台青林毓峰也深有感觸。林毓峰曾與「綠營人士」有過頗多交往。「可以發現,不管是李登輝、陳水扁時期,還是蔡英文執政以來,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又拿不出一套兩岸都能接受的新論述,甚至屢屢觸碰紅線,讓台灣陷入兵兇戰危的境地,令人遺憾。」他認為,在民進黨執政下,兩岸關係沒有最差,只有更差,與「和平」愈發漸行漸遠。

  林毓峰認為,馬英九以炎黃子孫的情懷,率領青年到大陸交流,借由文化、歷史、科技之旅,讓台青實地體驗大陸的發展,具有十分正面的意義。

  增強台青民族認同感至關重要

  「我覺得馬英九兩次大陸行,效果很好,我也一直在致力於兩岸青年交流。我相信,在新時代背景下,從我們這代人開始往前走,是一定會成功的。」在福建就讀華僑大學大二台生陳鈺瀚說。

  陳鈺瀚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他和同學去年開始了一項福建省省級的研究課題《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下的兩岸青年交流路徑》。在已經陸續收到的調查問卷中,陳鈺瀚發現,島內學生非常期待參與兩岸交流,尤其透過活動建立與大陸學子的交流和文化聯結。

  「這是一個有意思的發現。」陳鈺瀚稱,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期,推行了「去中國化」的「台灣民族主義」教育,製造新的歷史記憶,並在構建台灣所謂的「國族認同」上對台灣青年產生了很壞的影響,「但歷史記憶並不等同於歷史事實。在新時代,我們需要構建屬於我們這代人的共同記憶,讓真正的歷史走進台灣青年心中,增強台灣青年的民族認同感至關重要。」

  兩岸青年不能只是朋友要成兄弟

  台灣阿美族青年歌手楊品驊一直在北京從事兩岸少數民族交流,最近參加了大陸的「三月三」兩岸少數民族文化節。對他而言,已經從西進大陸的台青,變成幫助台青「登陸」的「擺渡人」。楊品驊一針見血地表示:「大陸這些年發展巨大,不僅有北京上海的高樓大廈、最高學府,也要看到大陸偏遠山鄉翻天覆地的變化。台灣年輕人需要探究,為什麼大陸能夠做到這些,而台灣卻原地踏步,難道真的是大陸打壓嗎?」他認為,年輕人是兩岸的未來,兩岸年輕人手牽手不能只是交朋友,要成為兄弟,台灣年輕人不能只羨慕大陸的發展,更應該意識到「我們都是參與者」,找到與大陸共同呼吸的頻率,共同朝前走。

  「我心裏一直有個中華民族夢」

  「我心裏一直有個中華民族夢。」在湖北的台青張志榮足跡曾遍及歐美,對於中華民族的復興,有着更執着的念想。「中華民族要偉大復興,兩岸統一這條路必須走」。他認為,馬英九此行提升了大陸在台灣年輕人心中的可見度。「讓更多台青往來大陸便捷便利,出台更多普惠性制度安排讓台青在大陸有更多實質獲得感,並透過扶持台青發展吸引島內青年,提升他們的信心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