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會見為兩岸關係帶來「春天」氣息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10日下午在京會見馬英九一行。兩岸關係學者受訪分析指,在兩岸關係陷入僵局的當下,會見非常難能可貴,確實為兩岸關係帶來了「春天」的氣息、緩和的氣息,會見對於促進兩岸關係緩和,推進兩岸交流,特別是增進兩岸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具有重要意義。

  祖國大地上舉行具重要政治意義

  此次是習近平第二次與馬英九會面。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名譽院長王建民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指出,2015年兩人首次會見沒有在祖國的大地上舉行,而是選擇了第三地新加坡,與第一次不同,此次會面地點選擇在了祖國的土地上,選擇在了首都北京這一政治中心舉行,會面具有重要政治意義。

  這位專家指出,馬英九是目前島內政界非常堅定地認同中華民族、具有強烈中華民族情懷的政治人物,他既是台灣地區前領導人,又是國民黨的政治精英,身份、角色和情懷都非常重要。這次習近平與馬英九在北京會面,對兩岸關係而言非常及時和重要。

  傳遞對中華民族團圓統一的期待

  在王建民看來,此次會見重點圍繞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展開,核心是中華民族復興,就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來把握兩岸關係大局提出了四個「堅定」(即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堅定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堅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並特別強調對兩岸青年在未來兩岸和平發展中的期待,顯得更為「柔性」和更具中華民族情懷。

  這位專家認為,此次會見傳遞出了兩岸同胞對中華民族團圓、統一的強烈期待,對維護國家主權的堅定信心,對兩岸和平統一美好未來充滿的信心與希望。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唐永紅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專訪時指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從「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堅定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堅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方面,向台灣同胞再次表明,兩岸同胞歷來命運與共,應共擔民族大義、順應歷史大勢,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與民族復興進程。◆香港文匯報記者 葛沖、蔣煌基北京、福建 連線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