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要說/不能空談決心 更不能誤導\張 翔

  垃圾收費「先行先試」推行一個多星期,成效不彰,社會多有聲音認為不應倉促全面推行。但有前政府問責官員如黃錦星等公開要求「迎難而上」,甚至質疑「錯過機會,會向年輕人傳遞什麼信息?」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且不說有沒有利益衝突的問題,僅以此次問題叢生的根本原因,是由於當年制定政策時考慮欠周詳、推進乏力所致,作出上述回應實屬不該。說到底,一切政策必須「以民為本」、實事求是,不能為了所謂的「面子」而「硬推」,否則後果更嚴重。

  早年政策制定欠周詳

  2021年8月,立法會三讀通過《2018年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草案》。草案通過後,當時的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政府會循三方面建立垃圾徵費的有利條件,包括:加強回收支援、加強推廣、加強物管業界溝通和培訓。並表示會善用準備期,與立法會成立工作小組,落實推展工作,並適時向立法會報告,期望透過18個月,為垃圾徵費做好準備。

  法例的設想是好的,推動環保的初衷也是正確的,但是否可行則是另一回事。其他的先不談,僅以當初設立的「18個月過渡期」為例,事實說明,這根本是「一廂情願」,不切實際。大到政策推行社會宣傳教育、回收設施及數量的安排,小到垃圾袋的招標等等,問題在當年法律通過後不久,即已不斷顯露出來。

  以「加強推廣」和「加強培訓溝通」為例,事實是,直至去年底,香港社會依然對垃圾收費所知甚少。乃至於,當去年底聖誕節臨近垃圾收費實施時,大多數市民才如夢初醒,瘋狂丟垃圾,導致垃圾大增。而各區的屋苑管理處也沒有獲得足夠的支援,直至今年初,才有系統地進行宣傳工作。

  以垃圾回收最主要的範疇廚餘回收設施為例,目前全港共有約900個收集設施,即便到了8月份,全港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也才分別有700和300個相關回收桶投入服務。然而,相較於全港超過42000棟私人樓宇,以及超過3700棟的「三無大廈」,這些數量顯然並不足夠。即便如此,有媒體調查發現,在幾個主要試點地區,由於位置不方便、指引欠清晰、缺乏足夠誘因等,導致相關設施使用率極低。一些飲食業者也訴苦道,由於長期缺乏人手,根本做不到要求,希望政府提供支援並暫緩推行。短期內要大增回收設施,也不現實。

  再以垃圾袋的招標為例,此事可以說是一波三折,標書的內容、標準和要求,兩年來都在不斷調整。例如,原標書規定,所有入標者必須滿足嚴格條件,包括必須在香港設有足夠規模的膠袋製造廠,但現實卻是,香港膠袋廠早已「絕跡」,「流標」是注定。其後,有關部門再調整招標內容,允許生產工序在香港境外地區進行;而考慮到再生塑膠物料的來源及品質不穩,而價格亦比較波動,標書也減少了再生塑膠物料的比例要求,由原本的50%降至最少20%;合約期由原本的5年縮短至3年;在評審標書方面,當局提高標書評審中的價格比重,及增加中標合約的數目,以求促進競爭等等。

  如此多的改動說明了什麼?說明政策制定之初欠缺了周詳考慮,一些問題要在落實之後才能發現,但過渡期又太短難迅速調整過來。客觀而言,本屆特區政府上任後,已不斷加大了相關工作力度、宣傳教育等等,不能說「不盡力」,也不能說「不重視」,但要在短期內扭轉過往工作之不足,顯然是不現實。概括而言,目前垃圾收費所遇到的大多數問題,源於政策制定,以及其後推進乏力所致。

  任何政策必須「以民為本」

  正視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空談原則,甚至將問題歸咎於「沒有決心」,顯然是錯誤的,有誤導公眾之嫌。香港社會大多數市民都支持「減廢」以保護環境,但要令垃圾收費政策真正有效推進,發揮應有的實效,則不能光靠一句政治口號來解決,需要大量且細緻的工作,更需要全社會的積極支持。更重要的是,任何政策都必須「以民為本」,不能為了追上其他地區而忘了初衷。

  當前一個最值得警惕的情況在於,相關討論正有朝着「是否支持環保」的黑、白對立的趨勢演變。理性討論政策推進,是包括黃錦星前局長在內的社會各界應有的態度。更何況,目前並非「不推行垃圾收費」,而在於「如何更好地推行」,不能亂了陣腳,更不能亂扣帽子,站着說話不腰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