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眼觀世/伏波廟前秋月明\梁 戴

  清明前後,台灣當局前領導人馬英九一行跨越海峽,在大陸展開「尋根之旅」,首次來到陝西,前往楊陵的馬援祠和扶風的馬援墓拜謁,追憶先祖。

  馬援是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一代名將,扶風茂陵人,官拜伏波將軍。馬援一生,戎馬倥偬,英勇善戰,西破隴羌,北擊烏桓,南征交趾,平定武陵蠻夷叛亂,為東漢王朝的建立與鞏固立下汗馬功勞。

  除陝西楊陵馬援祠外,全國各地還建有不少伏波廟,以南方為多。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徐禎卿《安南歌四首送沈使君》詩曰:「烏蠻灘上煙水聲,伏波廟前秋月明。」遠在廣西烏蠻灘的伏波廟,始建早於宋,為紀念伏波將軍馬援征伐交趾、平定叛亂而建,遺存至今。

  馬援將軍的赫赫戰功已經久遠,但他當年的豪言壯語,千年以後仍膾炙人口。成語之一:老當益壯,出自《後漢書·馬援列傳》。馬援年少已立志成大器,轉遊隴漢間,常謂賓客曰:「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並以此為志,踐行一生。唐代王勃《滕王閣序》名句:「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所用典故,正是馬援「老當益壯」的勵志故事。

  成語之二:馬革裹屍,出自《後漢書·馬援列傳》。當年,馬援南征北戰,威震四方。有人勸說他,打仗多年辛苦了,應該留在家中多休養。馬援卻居安思危:「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待馬援平定北方匈奴和烏桓後,南方五溪蠻又傳叛亂。朝廷兩次派兵均全軍覆沒。此時已六十二歲的老將馬援,再度披甲上馬,請纓帶兵平亂,惜終病死於平定五溪蠻的前線。

  唐代李益《塞下曲》詩曰:「伏波惟願裹屍還,定遠何須生入關」;宋代辛棄疾《滿江紅·漢水東流》詞曰:「馬革裹屍當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說」,壯懷激烈,馬援「馬革裹屍」的英雄氣概和悲壯人生,千古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