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英《融象》 中國水墨彰顯寫意精神

◆《路》26cm×70cm 2023
◆《路》26cm×70cm 2023

◆《逍遙》180cm×97cm 2022
◆《逍遙》180cm×97cm 2022

◆《期盼》48cm×27cm 2022
◆《期盼》48cm×27cm 2022

◆香港水墨藝術家梁雪英   雨竹 攝
◆香港水墨藝術家梁雪英 雨竹 攝

◆觀眾在欣賞梁雪英的極地水墨系列。 主辦方供圖
◆觀眾在欣賞梁雪英的極地水墨系列。 主辦方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雨竹)將傳統筆墨與現代思維糅合,是香港水墨藝術家梁雪英在繪畫中遵循的創作理念。她筆下磅礴潔淨的冰川、溫和清雅的荷花、茫茫雪地中行走的企鵝、隨風猛湧的海浪,都傳達着藝術家的創新與探索精神,同時亦以大範圍的留白和清秀的筆觸展現着中國水墨蘊含的民族精神。近日梁雪英首次攜2022年在北京舉辦的《融象》個展來港,於即日起至4月15日在尖沙咀1881古蹟展覽館展出22幅以冰雪極地、生靈、自然花鳥為主題的作品。梁雪英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講述了每幅畫作背後的創作歷程、水墨藝術的寫意精神。

  生於香港的梁雪英自小熱愛繪畫藝術,早年曾師從嶺南派大師趙少昂,1992年進入中央美術學院隨張立辰教授深造大寫意花鳥畫,並於1999年獲得碩士學位。她指出,要繪畫就首先要有創作的慾望和審美的訴求,然後再融入自己當下的情緒和感受,「把生活狀態轉化為『出自然但勝自然』的藝術狀態,是物我交融,是內在精神的流露與寄託。」

  「新變」是梁雪英圍繞荷塘景色創作的系列。她表示,荷花與蓮蓬每年都會生長並凋謝,它們有變化,她也有變化。「我的閱歷、情緒、態度、審美是每年都在變化的,所以我將主觀的審美和感受通過同一個主題展現了出來。」梁雪英的「繁花」系列則包含多幅向日葵,這也是她常畫的題材。她回憶在北京寫生時,看到一棵她從未見過的巨型向日葵。「雖然那時已是秋天,但它依然挺立在那,好似一個人面對困難時那樣堅強。」通過花卉給予她的靈感,梁雪英以色墨交融展現出氤氳輕柔之感,在這微朦的物象中,一股輕鬆愜意的生命力透紙而出。

  極地系列表現生命哲思

  展覽亮點極地系列,是梁雪英以自己在南極的經歷為靈感創作的。她對全球氣候變暖與冰川的加速融化表示心痛與惋惜,因此運用獨特的皴法,以暈染效果勾勒出冰山消融的輪廓,希望盡自己薄力呼籲大家保護環境。同時,她以大片水墨潑灑出寂寥又崇高的冰雪世界,不僅以濕筆訴說冰雪消融,更以幾處枯筆增添蒼茫和張力。這些畫作中,也有梁雪英描繪的南極企鵝。當時在南極所見成千上萬隻企鵝與同伴互動、集體入水捕魚或搶巢穴的情景,都令她覺得非常有趣。

  《逍遙》是梁雪英在大幅紙張上描繪的鯨魚。她表示自己很欣賞鯨魚游動的動態美,也有通過鯨魚慢慢潛入水中的動作,感知到它的自在、逍遙,和在天地間的自由。

  梁雪英近期也開始嘗試探索人物畫。作品《路》描繪了森林小路上的一家人;長長的路在繁密的樹葉下若隱若現,前方則是一片未知。梁雪英表示「路」這個題材很有趣,因為每個人都在走着獨一無二的路;前方不論是有障礙,還是有好運,都需要自己走上前發現。

  談及中西方藝術的區別,梁雪英說:「中國的繪畫藝術建基於哲學理念上,偏重精神層面,而西方則建基於科學。中西方的體系不同,發展也有別。就好比是兩座大山,都各有闊度、高度、價值。」她認為,擁有民族自信很重要,希望通過中國畫傳達的民族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