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箴今品】擯除紛擾雜念 靜心順其自然
天地間真滋味,惟靜者能嘗得出。天地間真機括,惟靜者能看得透。
(以上語出《格言聯璧·存養類》)
現代社會資訊爆炸,人心紛紛擾擾,往往令人迷失於五光十色之間,捨本逐末。內心的不安定構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我們應怎麼辦?
《道德經》有言:「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教導我們,把心從外間的紛擾事物收攝回來,安靜下來,才合乎本然的常道。因此他又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只有寧靜的心,才能體會天地的大道。
靜心是修學佛法的關鍵
佛家也有與此相通的見解。佛教有所謂「止觀」法門,「止」,指內心寂止;「觀」,指如實觀照。有了「止」,內心方可靜下來,專一於所緣境;有了「觀」,深入洞察禪修的主題,才能生出甚深般若。可見靜心是修學佛法的關鍵所在。
儒家同樣重視靜心的功用。早期的儒家典籍《禮記》中的〈大學〉篇有言:「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可見儒門也視靜心為深入思考的基礎,有了深入思考才能獲致真理。
釋、老兩家,在唐代大放異彩,其教義發展至相當成熟的階段。在宋代,儒學家急起直追,融會釋、老兩家的思想文化,闡揚新儒學——理學。程頤(伊川先生)是其中一位具開創性的宋朝理學代表人物。據《二程集》中載:「伊川每見人靜坐,便嘆其善學。」可見北宋理學家已把靜坐作為儒門的修學方法。
明朝理學家繼其餘緒。《明儒學案》中載:「天德不可強見,須涵泳從容,不着一物,優而游之,厭而飫之,恍然而悟,攸然而得,方是實見。」這段話中雖然沒有標出一個「靜」字,但毫無疑問它所指向的最高境界是以「靜」為基礎,以「靜」為入手功夫的。
同學們正在成長期,內心總是活潑好動的,這情況很正常。但活潑好動與躁動不安,僅一步之遙,關鍵所在正是靜心工夫。內心能自主的,在動中能自得其樂,即為「好動」;否則,內心為衝動所驅役,便是「不安」了。
施仲謀(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教授)、李敬邦(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高級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