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小家為國家 南極精神引路

  1980年1月12日,國家海洋局的董兆乾和中國科學院的張青松乘大力神飛機抵達南極,成為第一批登上南極的中國科學家。張青松曾在信裏寫道,此次南極之行,「萬一回不來了,請不要把我的遺體運回,就讓我永遠留在那裏,作為我國科學工作者第一次考察南極的標記」。這樣的「南極精神」傳承至今。

  由於工作的特殊性,每次考察任務少則三個月、多則半年出海在外。趙炎平說,在一次南極科考中,有一位同事的父親病重但依然堅持工作。結束長達半年多的任務,就在科考船返航距離回國不足一星期時,這位同事的父親去世了,他終究沒能見到親人的最後一面。

  2013年,趙炎平妻子懷孕待產,他縱有萬般不捨,當接到重要考察任務,毅然選擇出海再赴南極,沒能與妻子一同迎接新生命,對此充滿愧疚。

  極地科考隊員們捨小家、為國家的故事,令人動容。在趙炎平看來,「南極精神」蘊含着深深的愛國情懷、民族氣節、英雄氣概和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正是這樣「愛國、拚搏、求實、創新」的「南極精神」,推動着中國極地科考40周年來的跨越式發展,走上全球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