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或需時消化沽壓
張賽娥 南華金融副主席
小米集團(1810)正式推出首款車系「SU7」,售價21.59萬元(人民幣,下同)起。小米創始人雷軍表示,即使是對標保時捷Taycan的SU7 Max,定價僅為29.99萬元,集團宣稱50萬元以內汽車市場冇對手。
小米指出,新車發布後後僅27分鐘,已接到超過5萬輛預訂訂單。內地券商預計,SU7將覆蓋目前中級車主要價格區間,甚至涉足高端車市場,每月銷量有望突破萬輛。
坊間很多人對於小米造車並不看好,主要原因是汽車行業內捲嚴重、毛利率低、不賺錢等。但筆者認為小米造車能夠給自身生態圈一個補充,和本業家電和手機等,或能形成聯動效應,加上小米毛利率不高,就算汽車利潤率低,也不構成拉低毛利風險。以小米規模效應和現時訂單反應情況,料小米汽車能在短期收支平衡。
估值尚算合理
股價方面,雖然生意上沒太大問題,但宏觀環境仍影響港股,加上推出新車後,小米股價高開後回落,或需時消化早前沽壓。
市場預測小米2025年市盈率19倍,雖然小米毛利率偏低,但具一定品牌效應,估值尚算合理,但未必有太多上漲空間,仍需持續觀察集團旗下手機和汽車銷量上有否突破性進展。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及關連人士沒持有上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