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企首季大裁員 集中資源AI競賽
回歸「少花錢多辦事」模式 提高盈利吸引投資者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經濟保持動力,但科技行業裁員潮卻持續不斷。路透社引述就業顧問企業「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最新統計顯示,美國今年3月累計裁員逾9萬人,按月增幅7%,是去年1月以來最高水平,其中以科企和政府部門裁員最多。市場專家分析稱,多間科企回歸「少花錢、多辦事」經營模式,透過削減人手節省開支、重組架構,將資源集中到人工智能(AI)等新興產業,滿足投資業界的盈利回報需求。
美國企業今年前3個月累計裁員約25.7萬人次,低於去年同期約27萬人。不過今年第一季度,美國科企已裁員超過4.2萬人,單是3月便裁撤超過1.4萬人。與此同時,美國私企今年第一季度公布約3.6萬個新職位,但科技行業新增職位僅有2,237個,雖然新職位數目僅次於能源行業排名第二,但該數字已是2016年以來同期新增職位最低水平。
削減成本最常見裁員理由
報告分析,「削減成本」是美企最常見的裁員理由,今年第一季度約6.6萬名打工仔被裁撤都與之有關,排名第2和第3的理由分別是業務重組,以及停止特定業務、關閉部門或分店,分別涵蓋約4.8萬人和3.8萬人。私人投資公司Wedbush市場分析師艾夫斯稱,科企正在AI等新一代產業積極投資,削減非戰略領域開銷,裁員對科企今年發展很重要,強者會變得更強。
《華盛頓郵報》指出,經歷2022年美國科技股遭拋售後,科技公司必須提高盈利以重新吸引投資者,然而過去兩年的持續高通脹和對經濟前景的憂慮,仍然影響企業客戶的購買力,科企高層開始尋找用更少的人力,完成更多的工作,裁撤高薪員工限制企業開支。
「美資本主義體系運作方式」
不少被裁撤的前員工坦言,入職科企曾被視為就業穩定、福利豐厚、投資收益可觀,但接二連三的裁員潮,令科企吸引力不復從前。部分被裁的科企前中層也放棄尋找管理相關職位,改為重返基礎技術職位、接受薪酬更低的工作,更或直接離開科技行業,尋找更穩定的就業選擇。
經濟諮詢公司穆迪分析首席經濟學家贊迪稱,美國科企裁員潮延續凸顯行業對利潤的極力追求,「這就是美國資本主義體系的運作方式,當追求盈利和創造財富時,它是無情的。它會將資源非常迅速地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