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軍AI配啞彈 無差別殺平民

◆以軍連夜轟炸加沙南部拉法,一名巴人從被毀居所收拾用品。  法新社
◆以軍連夜轟炸加沙南部拉法,一名巴人從被毀居所收拾用品。 法新社

◆一名巴人父親抱着女兒屍體痛哭。 法新社
◆一名巴人父親抱着女兒屍體痛哭。 法新社

  AI系統「評分」編「死亡名單」 非制導彈藥專炸民居

  香港文匯報訊 以色列軍隊在新一輪巴以衝突中,將人工智能(AI)技術化作「戰爭機器」。《衛報》周三(4月3日)報道,以軍在攻擊加沙期間,大量採用名為「Lavender」的隱秘AI資料庫,在數周內將3.7萬名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列作潛在攻擊目標。以軍官員更默許襲擊AI鎖定的目標時,可附帶殺害不限數量的平民,導致大量無辜巴人平民死於以軍襲擊中。

  《衛報》引述巴勒斯坦雜誌《+972》報道,6名以軍情報官員證實,Lavender由以軍精銳情報部門「Unit 8200」研發,在衝突中發揮核心作用。以色列當局透過大規模監視系統,收集加沙230萬巴人居民的個人信息,將其錄入AI數據庫,為每名居民從最低1分到最高100分評分,分數愈高代表最有可能是「武裝分子」,可列入「襲擊名單」。

  准每殺1武裝分子 附帶殺100平民

  兩名以軍消息人士透露,利用Lavender鎖定目標後,以軍無需再經審核確認,便批准發動襲擊,以軍獲准每擊殺一名武裝分子,可附帶殺死「15至20名平民」,至於高級武裝分子的限額更是100名平民。然而在實際操作時,以軍高層實則默許士兵不受限制地殺害平民,包括使用非制導的彈藥「啞彈」,打擊目標所在的整座房屋,「你不想把昂貴的炸彈(指制導彈藥)浪費在不重要的人身上,這對國家來說非常昂貴且短缺。」

  還有知情人士稱,以軍高層傾向於當武裝分子身處民居時發動襲擊,「轟炸一個家庭住所,較攻擊軍事建築物容易得多。該系統(指Lavender)就是為了尋找它們(指民居)構建的。」亦有情報官員形容,「『啞彈』意味攻擊整座房屋的人,但你不會在乎,只會立即轉向下一個目標。因為有這系統,攻擊目標永無止境。」

  以內部對「打擊力度不夠」感沮喪

  軍事專家批評,以軍利用AI配合啞彈襲擊加沙民居,足以解釋今次衝突中觸目驚心的平民傷亡數字。美國國防部前法律專家、現任非牟利組織「國際危機組織」的軍事分析師哈里森稱,「你不能針對特殊目標(指恐怖分子)設置『可以容忍的數字』,然後聲稱不論何時,這種附帶損傷(指殺害平民)都是合法的。」

  許多以軍情報官員亦質疑將AI用作戰爭機器。一名情報官員形容,「(以軍內部)有一種不和諧,有人對『打擊力度不夠』感到沮喪,但在衝突最後,你會看到無數加沙民眾死亡,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