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劇本到水墨畫 人工智能聯結藝術科技

◆陳子豐與盧宜敬的作品《劇本醫生》。
◆陳子豐與盧宜敬的作品《劇本醫生》。

◆「過化存神」展覽現場。  圖源:香港藝發局
◆「過化存神」展覽現場。 圖源:香港藝發局

◆周耀輝探討人工智能寫歌的可能性。
◆周耀輝探討人工智能寫歌的可能性。

◆徐沛之的《血戰AI》。
◆徐沛之的《血戰AI》。

◆蘇慶強的作品探討攝影是捕捉事物影像的媒介。
◆蘇慶強的作品探討攝影是捕捉事物影像的媒介。

  藝發局今年舉辦「藝術‧科技」展覽2.0,規模較上一屆更大、展覽場地更具特色。展覽 的最後一個主題展「過化存神」是香港首個人工智能主題藝術展,旨在建構出一場深入探索AI紛繁多姿的面向、語言和潛能之旅,並剖析其對整個人類社會及文藝創作奠下的深遠影響。此次活動將展出至 4 月 7 日,於香港藝術發展局全新展場「展藝館」舉行。◆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茜

  科幻作家Jack Dann和 Gardener Dozois 在科幻故事集《Beyond Singularity》中講述人類文明出現下一個科技奇點(singularity)。策展人梁學彬借用這個概念,策劃「藝術·科技」展覽 2.0,以人工智能為主題,取名為「過化存神」(Beyond the Singularity)。作為香港首個以人工智能為主題的展覽,作品涵蓋多種創意媒介,均結合人工智能工具協作而成。這個以過程為本的實驗性項目旨在建立技術應用的基準,在人工智能日漸滲透藝術領域的時代背景下,探索人機協作的最佳方式。

  學大師寫劇本

  人工智能參與故事敘述和劇本寫作等創意工作,能夠提高效率和成本效益,根據觀眾喜好定製內容,使影響更為廣泛。人工智能的一致性能夠減少錯誤,其翻譯功能更可將創作內容普及全球。此外,它亦簡化了重複任務,讓創作者省下更多時間。然而,人工智能在創作領域中優缺點並存,令人們對創作的真實性存疑,並對潛在的輿論壓力有所擔憂。

  陳子豐與盧宜敬的作品《劇本醫生》,利用龐大的劇本和理論數據集訓練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即是深度學習,再根據多本戲劇學著作的理論生成多個劇本。人工智能經兩個藝術家組合訓練寫劇本後,學會辨別劇本風格、劇情發展、角色設計、對白風格、題材元素等模式。這對藝術家組合明白劇本創作本身就十分複雜,因此希望利用著名劇作家和編劇的集體智慧,將眾人的創作轉化成人工智能學習和詮釋的數據。

  「AI周耀輝」連寫帶唱

  沒有身體的人工智能可以寫出一首接吻的詞嗎?可以寫出周耀輝的詞,再作曲,再用周耀輝的聲音唱出來嗎?可以做到本來做不到的事情和人嗎?我可以在62歲的時候做個創作歌手嗎?這次實驗,關乎學習與體驗,關乎能與不能與可能,關乎大數據與小幻想。說到底,是貪、是玩、是耳順了還會心野。

  人工智能根據周耀輝填寫的香港流行曲歌詞,分析箇中修辭手法和風格,從而編寫與既有風格相呼應的新歌詞。其後運用另一種人工智能工具將這些新歌詞「歌曲化」,賦予歌詞獨特的抒情音調,創作新歌曲。作品的精妙之處,在於進一步以另一套人工智能工具生成仿人聲演唱歌曲—深度學習技術會大量分析周耀輝的演唱及說話錄音,旨在製作出自然的人工智能歌聲,傳神地還原他的聲音特色。

  此外,粵語的特點在於聲調多,輔音和元音多樣,包含豐富的口語和短句。作品亦希望藉此突顯粵語複雜的語音體系。粵語的特點在廣東流行曲中尤其明顯,對人工智能在學習和準確複製語言方面既是挑戰,也是機會;最終寄望以作品探討對人類生活有重大影響的人工智能,能否深入探索邊緣文化,發掘其奧妙之處。

  與人類「對決」水墨畫

  徐沛之的《血戰AI》探討人工智能與人類在創作能力上的「對決」,靈感源自繪畫大師張大千常以仿作和臨摹的方式挑戰古代書畫名家。在這場對決中,展現了人工智能如何「盡力」捕捉上述名家的畫風和技巧,甚至青出於藍。傳統水墨訓練強調師從一眾大師,着重前人的筆墨技巧、風格和承托作品的人文哲思,從中學習用筆、墨色滲化、構圖,以及歷代書畫名作所蘊含的深層涵義。

  這場人工智能與藝術家的「對決」分為三個階段。首先,人工智能和徐沛之均收到指示並各自創作出一幅水墨作品,其後雙方開始學習交流:人工智能分析徐沛之的創作,徐沛之則研究人工智能的成品。此交互學習承接第二階段,測試兩者如何從對方身上汲取靈感,再完善本來的作品,比拚創意和創作技巧。隨着比賽進行,人工智能和徐沛之均對彼此的創作風格、技術和詮釋手法更加了解。最後,經過反覆調整的成品將接受評審,決出這場對決的優勝者。作品對人工智能的學習能力抽絲剝繭,將其與人類的創作才能一較高下,令人反思:人工智能可否掌握水墨技巧和傳統繪畫精髓,再發展出全新的藝術?人工智能可否從歷史中學習,連結當下,呈現水墨藝術的豐富面貌?藉此「對決」,作品寄望為推動水墨發展一盡綿力,提出嶄新觀點,挑戰既有準則,開創水墨創作的新可能。

  操控藝術形式轉化

  攝影是可以寫實地捕捉事物影像的媒介,繪畫則從不同角度詮釋物象。蘇慶強的作品運用人工智能將照片轉化成繪畫,消弭攝影與傳統繪畫之間的距離。作品利用人工智能演算法,深度學習蘇慶強現有作品的風格,他以不同隱喻探索身份和存在的深層意義。

  作品靈感源自一些蘊含「香港精神」的日常景象和中國改革開放帶來改變的面貌,這些元素往往十分隱晦,或已經為人所忘,重新詮釋這些攝影作品,將它們轉化成獨特的創作。重新演繹作品的參考風格多樣,涵蓋日本浮世繪及西方藝術大師如達文西、波提且利、提香、泰納和卡拉瓦喬等的畫風。這個演繹過程旨在說明攝影捕捉影像的心態、情緒和神髓,遠超單純的複製,藉着大幅度改變原來照片去探索影像的深層意義。

  攝影與繪畫風格的媒介、技巧和文化語境各不相同,因此作品正力圖模糊這些既定分野,將攝影這個由機械操控的程序,重新演繹為一種手工藝創作,呼應繪畫、雕刻、浮世繪的水印木刻技術和各西方繪畫大師的傳世風格。藉着將人工智能畫作與蘇慶強的攝影作品並置,挑戰普羅大眾對藝術的傳統觀念,邀請觀眾重新審視藝術,並思考藝術家創作目的及人工智能對藝術賞析所帶來的顛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