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展品(部分)
春秋時期
「王子午」鼎
•國家一級文物「王子午」鼎出自春秋時期,擁有者王子午為春秋五霸之一楚莊王的兒子,鼎身周圍攀附着六條栩栩如生的浮雕夔龍,咬着鼎的口沿作探水狀,極具動感,展現楚國青銅器的獨有風格,鼎蓋及鼎腹內均鑄有銘文。「王子午」鼎重75公斤,為是次展覽單一重量最重的展品。
西 周
綴玉覆面
•這件展品為古代貴族墓葬中常見的葬玉,古人常認為玉可令屍體不腐。此覆面由58塊玉片組成,依據人的臉部結構進行布局,並縫綴於絲織品上,殮葬時覆在墓主人面上。根據學者研究,墓主人是周宣王時期的卿士虢文公虢季。
春秋時期
青銅禮器九鼎八簋九鬲
•西周時期有所謂「列鼎制度」,在祭祀、隨葬等場合,根據身份的高低使用不同數量的鼎和簋。這組展品是九鼎八簋九鬲,屬於周天子級別的配置,但卻為春秋時期的鄭國國君所有,似有僭越的情況,不過也反映春秋時期的政治生態。
夏 代
陶豬頭蓋
•作為夏代文物,以泥質灰陶製作而成,從出土環境看,相信是祭祀使用的器物。古人運用雕塑和刻畫手法,將蓋頂部分做成豬頭形狀,五官也是生動形象。為何是豬的形狀?因為豬有財富的意思,而古人製作這件陶器時已經有審美思考,故將藝術造型融入實物當中。
夏 代
綠松石串珠
•這條串珠由88枚綠松石管綴連而成,色澤翠綠,由夏代二里頭的綠松石作坊完成,從其造型看,屬墓主人頭部的裝飾品。綠松石一直被視為文化意義上的「玉」,在中國擁有悠久的使用傳統。
商代後期
有關占卜福禍的甲骨文
•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為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禍福吉凶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及東亞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成熟文字。
商代後期
「婦好」圓足觥
•此器物出自安陽殷墟婦好墓。婦好其人,商王武丁妻子,能征善戰,為表達其勇武,該器物觥前端形如蹲坐虎,後端把手處立鴟鴞,器內底見「婦好」銘文。
戰 國
「平夜君成」銅戟
•銅戟由一矛兩戈,共三個部件組成。頂端的矛呈三角形,尖鋒顯得較為圓鈍,下面兩支戈的戈身各有長孔用以穿繩,將戈固定在長杆之上。「平夜君成」為楚國封君,年代約為戰國中期楚聲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