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周刊/雙座版殲-15D 航母電戰利劍

  左圖:圖為遼寧艦在海上航行。右圖:殲-15D掛載、發射鷹擊-91反輻射導彈,可作為航母隨身佩帶的「電戰利劍」,遠洋巡航。圖為殲-15D原型機。
  左圖:圖為遼寧艦在海上航行。右圖:殲-15D掛載、發射鷹擊-91反輻射導彈,可作為航母隨身佩帶的「電戰利劍」,遠洋巡航。圖為殲-15D原型機。

  中國海軍航母艦載機陣容再擴軍。雙座版殲-15D電子戰機首次得到官方證實,上艦後有望增強航母戰力生成效能。與美國海軍EA-18G「咆哮者」艦載電子戰機相比,殲-15D最大起飛重量更勝一籌,達32.5噸,能攜載更多的武器、油料等載荷。殲-15D掛載、發射鷹擊-91反輻射導彈,射程超過200公里,能夠以3.6馬赫的超音速攻擊敵方雷達,為己方戰機開闢安全通道,可作為航母隨身佩帶的「電戰利劍」,遠洋巡航。\馬浩亮(文)

  央視軍事頻道日前首次公開雙座版殲-15D電子戰機開展訓練的消息。殲-15代號「飛鯊」,殲-15D因此被稱為「電戰鯊」。同時,由於殲-15D對標的是美國海軍EA-18G「咆哮者」艦載電子戰機,殲-15D也有了「咆哮鯊」的綽號。

  豪華電戰配置 破壞對手雷達

  殲-15D的電子作戰配置堪稱豪華。左右機翼各掛載2個電子戰吊艙,分別位於翼根和翼尖。總計4個電子吊艙,擁有強大的電子探測、干擾能力,能夠捕獲敵方戰機、艦船雷達信號,進行解析並鎖定位置,有針對性地實施軟、硬殺傷。

  現代信息化戰爭中,制電磁權是影響戰局的關鍵因素。電子戰就是通過偵測、跟蹤、干擾、壓制、反輻射打擊等綜合手段,破壞對手的雷達和通信系統,獲得戰場主動權。美軍是最先研發配備專用電子戰機的。現役主力是以F/A-18F「大黃蜂」戰鬥機為平台研製的EA-18G「咆哮者」電子攻擊機,搭載於美國海軍航母上,美國也是長期唯一實現航母艦載電子戰機的國家。

  殲-15D的服役,令中國成為第二個實現艦載電子戰機服役的國家。這也是繼殲-16D之後,解放軍第二型專用電子戰機。殲-16D於2021年11月投入實戰化訓練,多次伴隨殲-16、轟-6K、空潛-200組成編隊,執行戰巡任務。殲-16D和殲-15D分別隸屬空軍和海軍。高新8號等大型電子戰飛機,速度低,防護力差,也不具備硬殺傷能力,通常在後方執行遠距離支援干擾,無法前出伴隨戰鬥機作戰。殲-15D是航母隨身佩帶的「電戰利劍」,具備大飛機無法比擬的靈活性,跟隨航母戰鬥群遠洋巡航。這是陸基型殲-16D不可比擬的。

  綜合手段制敵 奪取制電磁權

  與EA-18G相比,殲-15D體量和內部空間更大。前者最大起飛重量不足30噸,而殲-15D達32.5噸,能攜載更多的武器、油料等載荷。若部署在電磁彈射航母上,殲-15D可滿油起飛。雙座版殲-15S在2022年低調曝光。雙座版殲-15D拆除了風擋前方的空速管,取消了航空機炮,以騰出空間容納電子戰設備。殲-15D前座是戰機駕駛員,後座是電子作戰操作員。

  殲-15D能夠綜合運用軟、硬受傷手段。軟殺傷即實施電磁干擾壓制。硬殺傷是掛載、發射鷹擊-91反輻射導彈,摧毀其雷達設施。殲-15D不僅可以對付戰機,還能夠壓制驅逐艦的防空雷達系統。鷹擊-91射程超過200公里,能夠循着雷達輻射的電磁波進行導引,精準鎖定目標,以3.6馬赫的超音速攻擊敵方雷達,為己方戰機開闢安全通道。在敵艦喪失防空感知能力後,繼而引導本方發射反艦導彈,完成後續波次打擊。殲-15D也可掛載空空導彈,增強自我防護力。在未來的航母空中力量體系中,殲-15、殲-35主要用於奪取制空權,而殲-15D用於奪取制電磁權。雙座版的殲-15S可擔負對海、對陸打擊任務。